氯乙烯简介
氯乙烯为略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12~14℃冷凝为液体,是生产聚氯乙烯塑料、偏二氯乙烯的主要原料,也用作冷凝剂。氯乙烯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第一类致癌物。
氯乙烯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胸闷、步态蹒跚,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也可致皮肤红斑、水肿乃至局部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典型表现是肢端溶骨症。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头痛、失眠、烦躁等;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缺乏、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也可致肝功能异常、脾大、肝硬化、肝血管肉瘤等。
防治方法
机械化操作,密闭设备及管道。聚合釜出料,宜先用局部抽风;清釜前,釜内先放水,待剩余的氯乙烯气体排出、釜温下降后方可进入,并减少清釜次数。加强个人防护,降低氯乙烯中毒职业病的发生;此外,如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职业禁忌证,则应避免接触氯乙烯这些职业危害,可以根据身体情况调岗或是调理身体等职业禁忌证消失在回原岗位工作。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哪些疾病属于职业性化学中毒?
职业病|急性氯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病大揭秘:进厂5年致下肢瘫痪,究竟怎么回事儿?
东莞工人需警惕有机溶剂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