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皮肤病很常见,虽然大部分不会致命,但会使病患产生相当大的困扰。那么职业性皮肤病临床都有哪些表现症状呢?
职业性皮肤病临床表现
1.职业性光敏性皮炎。在劳动中接触光敏物质所引起,包括光毒性皮炎和光变态反应性皮炎。
(1)光毒性皮炎: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表现为日光照射后很快发生局部潮红、肿胀伴烧灼、刺痛或不同程度瘙痒,严重者可在红斑、水肿基础上出现浆液性水疱或大疱,破溃后可糜烂、结痂。愈后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色素沉着。
(2)光变态反应性皮炎:患者多有光敏物接触史,首次发病潜伏期为1~2周,再次发病潜伏期小于24小时。皮损初发于曝光部位,边界不清楚,以后可向周围皮肤扩散并累及其他部位。
2.职业性皮肤色素异常。可分为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两类。
(1)色素沉着:多累及长期接触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物或橡胶、颜料及其中间体者。好发于面、颈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往往对称分布。初发皮损为瘙痒性红斑,逐渐出现色素沉着,呈斑点、斑片或网状分布,界限不清,有时可有毛囊角化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轻度萎缩等。皮损消退缓慢,脱离接触性致敏物后数月才可逐渐消退,再次接触可复发。
(2)色素减退:多累及长期接触苯二酚、烷基酚、环氧树脂或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物者。好发于手背、前臂等接触暴露部位,少数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部分患者初发即为白斑,也可继发于皮炎或皮肤损伤后,皮损类似白癜风,多为点状或片状局限性色素脱失斑,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病程呈慢性经过,脱离接触性致敏物后皮损可缓慢消退。
3.职业性痤疮。多见于长期接触矿物油类或某些卤代烃类物质者,临床表现类似痤疮。根据接触物的不同可分为油痤疮和氯痤疮两类:
(1)油痤疮:与长期接触石油、煤焦油及其分馏产物有关。好发于接触暴露部位。皮损为黑头粉刺或毛囊炎,毛囊口扩大,毳毛在毛囊口折断,可呈角化性痤疮样皮损,也可出现脓疱、囊肿等改变。
(2)氯痤疮:与长期接触卤代烃类化合物有关。好发于面部及耳廓前后,也可累及躯干、四肢及阴囊等部位。皮损以黑头粉刺为主,炎性丘疹较少见,部分患者耳廓周围及阴囊等处可有草黄色囊肿。轻度器官损害被认为是氯痤疮的特征之一。
4.职业性皮炎最常见,占全部职业性皮肤病的90%左右,多由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原发性化学刺激物或致敏物引起。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或湿疹(详见接触性皮炎)。
5.职业性皮肤溃疡
多累及长期接触铬、铍、砷等化合物者,多为局部皮肤接触刺激物后发生的腐蚀性损害。好发于四肢远端,尤其在指、腕、踝关节等处多见。典型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溃疡,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常有少量分泌物或干燥的灰黑色痂,边缘清楚,溃疡周围组织稍增生隆起(“鸟眼状”溃疡)。常自觉不同程度的疼痛,继发感染时明显。
依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疾病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致说来会有皮肤发痒,疼痛,发红,有灼热感或色素病变,有些较长期慢性病变的病人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而发生部位则以暴露部位为主,但其它部位也可能发生,甚至会造成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以上就是职业性皮肤病临床表现的介绍,如果你此时正有职业病方面的困扰,可点击文末的在线咨询,在线客服会给您详细的解答。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游客 2022-01-23 08: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