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10:00,全总新闻中心召开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全总新闻发言人、宣教部部长王晓峰通报全总2018年第三季度重要会议和活动安排,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国家对于防暑降温有哪些规定,工会组织如何保证这些规定落到实处?”。
国家对于防暑降温有哪些规定?
2012年6月,全国总工会、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制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是目前比较完备、规范的防暑降温政策法规。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防暑降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是有不同规定的,主要有三个温度点: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二是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是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四是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五是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六是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工会组织如何保证这些规定落到实处?
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政策措施。各级工会与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安全生产部门等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深入高温作业、露天施工、高空作业、危险品储运等重点场所,开展高温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督促整改。各地工会在监督检查工作中,还将企业高温津贴发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
二是深入开展“送清凉”“送健康”等系列走访慰问活动。各级工会广泛组织,深入道路桥梁、交通环卫等户外作业集中,建筑工地、能源矿山等农民工集中的企业进行走访慰问。
三是积极推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和服务工作。“爱心驿站”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驾驶员、交巡警等户外劳动者解决休息、饮水、就餐、如厕等实际问题,保障、改善高温天气下户外劳动者生产生活条件。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