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2)治理职业危害、配备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如密闭、通风、除尘、排毒等设施),使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此外,用人单位还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什么意思
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员工健康产生潜在风险或危害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1. 物理因素:如噪音、震动、辐射、温度、湿度、光照等,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听力损害、骨骼肌肉疾病、皮肤病等。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有机溶剂、重金属等,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中毒、皮肤过敏等。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职业性呼吸道疾病等。
4. 心理因素:如工作强度、压力、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单调重复劳动等,可能引起职业性精神疾病、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
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劳动者长期接触的、可能对其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有关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修订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其中包括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
一般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对从事特定职业或行业的劳动者所接触到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判定,以确定是否存在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情况。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有毒化学物质、粉尘、噪音、放射性物质、高温、高压、振动、电磁辐射、长时间工作等。
当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时,意味着该工作环境中存在潜在的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并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符合什么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接触史,有群发性和特异性,有潜伏期,但是痊愈后可以达到身体良好。
凡法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相关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化工厂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高低温、电离辐射及传染性病原体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劳动者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通风不良等;厂房建设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等。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