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职工在工作期间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可由用人单位、职工本人及其近亲属、工会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后,职工可享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
那么职工在离岗或退休后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怎么办,还能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一起来看看吧!
1职工在离岗或退休后被诊断为职业病,能否申请工伤认定?能!
职业病是职工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与外伤事故和急性中毒相比,职业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迟发性,为了保护罹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已实现了对职业病职工的保障。
因此,职工在离岗或退休后被诊断为职业病,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这种情况下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规定:
曾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当时没有发现罹患职业病、离开工作岗位后被诊断或鉴定为职业病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1)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2)职工劳动或聘用合同期满后或者本人提出而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也就是说,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在被诊断或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申请工伤认定。
3离岗或退休后被诊断为职业病并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哪些待遇?
(1)退休人员因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符合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条件的,按就高原则以本人退休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或者确诊职业病前12个月的月平均养老金为基数计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劳动或聘用合同期满或者本人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后因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并评定伤残等级,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以本人工资作为基数享受相关待遇的,按本人终止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发相关待遇。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病人员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中明确的用人单位在该职工从业期间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未依法为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相关项目和标准支付待遇。
来源:“中国工伤保险”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