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管理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1) 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工业毒物,应以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以低毒物代替高毒物。减少工业毒物来源,是预防职业中毒的根本措施。
(2) 凡使用、生产有毒物质,或生产中伴有毒物产生的生产过程,设备均应密闭,以防止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凡具有腐蚀性的有毒物质,均应以耐腐蚀材料制成容器、管道等。
(3) 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维修,防止出现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4) 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空气监测,控制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使之不超过国家工业卫生容许浓度。
(5) 在生产环境中,应安装足够、有效的通风设备,对毒物的发生源和集散点进行抽风排毒,并应给以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
(6) 对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工业卫生的基本知识。
(7) 定期为接触毒物的人员检查身体。
2. 操作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1) 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遵守个人卫生、个人防护规范。
(4) 不应在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存放食物,也不应在那里用餐、饮水、吸烟。
(5) 在工作时间内,如需用餐、饮水,应先认真以温水、肥皂洗手并漱口后,在指定的房间内进行。
(6) 班后洗澡。换下的工作服等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应和非工作服装混放。
(7) 必要情况下,应按规定戴齐个人防护用品(如眼镜、皮靴、手套、橡胶鞋)。
(8) 进入曾盛过毒物的容器、管道内作业,应于事先将内壁清洗干净,并应在其内采样,进行分析,符合工业卫生指标时,方可进入其内。
申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平台,必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支持!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