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通过“线上”方式举办了全国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第一次联席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吴宗之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樊晶光同志主持。
吴宗之司长做了会议主旨发言,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整体形势,明确了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一是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职业病危害分布广泛、底数不清,企业危害治理能力普遍较弱,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水平超标严重,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居高不下。
二是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力量凸显薄弱,支撑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科研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等基础条件缺乏,科研攻关、业务支撑能力不强,先进适宜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应用,支撑机构之间工作联络机制不健全,尚不能满足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的需要。
三是面对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源头治理工作,强力推进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四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健康中国”、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谋篇布局,找准支撑机构的起点和功能定位,摸清国内、国际工程防护技术发展形势,搭建技术支撑服务平台,构建机构之间信息互通、协调联动机制,强化“政”“产”“学”“研”“用”的一体化进程。
五是要强化重点实验室的示范引领、协调联动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政策推动功能。
职业健康司技术服务处彭广胜处长分析了我国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现状、学科建设、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应用等发展形势,指出支撑机构要突出高质量发展、聚焦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中心工作,并强调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积极参与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强化政策标准体系建设。
二是要提升科技创新、科技攻关及信息分析研判能力,突破工程防护重点难点技术问题。
三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及优秀中青年科研攻关人才。
四是要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积极评估筛选、推广应用先进适宜工程防护技术、装备、材料,推动企业强化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控、源头治理能力。
五是要搭建机构之间交流合作平台,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国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建设、科研攻关和支撑业务等工作。
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刘建清二级巡视员和河北省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处张泽青处长,分别介绍了两省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震同志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思路及下一步机构加强联络的工作设想;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省级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分别介绍了机构建设发展思路;会议还研讨了《全国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工作联络指南(讨论稿)》。
樊晶光主任表示,面对依然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加强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是重要举措、当务之急。职业健康司高瞻远瞩、强力推动全国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指导机构之间本着团结互助、相互学习、协调联动的原则,从机构能力建设、科研攻关、行业标准建设、先进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工程防护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建立工作联络机制,促进支撑机构能力建设、科研攻关、支撑业务等方面交流合作,整体提升我国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源头治理水平。下一步,重点实验室要积极开展对省级支撑机构的技术指导、联合科研、学术交流、业务咨询和专业培训,并结合自身建设发展经验,全面推动我国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能力建设、科研攻关、技术支撑等方面工作联络。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职业健康司郦净二级巡视员,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等14个省市职业健康处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14个省市的22家省级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的有关负责同志。重点实验室联合建设单位的有关领导、同志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来源: 职业卫生中心 中国职业健康服务平台,由职业病网整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游客 2022-11-20 16: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