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扬州市卫健委召开卫生监督重点项目(职业健康执法)创新举措及成效新闻发布会。职业健康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市卫生健康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自主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在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过程中推行强化指导服务、档案标准化建设、项目化管理、包容审慎监管等创新监管举措,切实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1、“项目”推动提质增效
助企业健康发展
杭集镇位于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这里聚集着上千家牙刷及酒店用品制造企业。202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文件要求,扬州市卫生监督所根据杭集镇地域经济特点,“个性化”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指导服务,助推生态新城牙刷业职业健康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争优职业健康执法项目,针对牙刷产业噪声和粉尘两大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当地企业在职工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问卷调查、开展培训、指导劳动者防护用品佩戴、开展劳动者职业防护知识测评等措施,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防护意识。同时,通过前后职业体检结果对比,评估职业防护措施效果,探索建立职业病防护长效机制,提高劳动者防护意识,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职业病发生率,助力企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2、“柔性”执法惠企利民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行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创新举措。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吴奇鸿介绍,围绕“心系劳动者,守护职业健康”主题,在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过程中推行强化指导服务、档案标准化建设、项目化管理、包容审慎监管等创新监管举措,通过创新提升我市职业健康执法效能,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切实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近期的一次职业健康专项执法中,市卫生监督所对一家企业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行为给予免罚,现场指导企业明确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需要设置的警示标识种类,该企业积极配合迅速整改到位。清单实施以来,执法人员更多地对企业采取批评教育和指导约谈等措施,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更好地达到执法目的,践行了宽严相济的法治精神,让执法既合法,又合情合理。据了解,职业健康执法职能调整到卫生健康部门已经三年多。三年以来,建档用人单位10864户,监督用人单位3241户次,专项执法监督1473户次。查处职业卫生违法案件599起,处罚金额219.45万元。全市非煤矿山、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10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92.0%,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96.0%,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98.3%,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100%,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热点追问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过程中如何把握执法尺度?
包容审慎监管是一项全新制度,关键是要全面、规范、准确地执行好、落实好轻罚免罚清单,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新形势下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有利于优化职业卫生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监督执法规范公正文明。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守法合规有“尺度”,在适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给予减轻或从轻处罚时公正,避免办案过程中出现裁量不当、处理畸轻畸重等问题,确保开出的每一个案件“罚单”都能合法、合理、合情;坚持柔性执法有“温度”,认真落实新修订《行政处罚法》“首违不罚”的法定要求,以免罚清单为载体,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让行政执法更有“温度”,切实提高执法容忍度、规范度和发展宽松度,营造宽松包容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坚持案件查办有“力度”,执法过程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对市场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同时,对触碰法律底线,涉及劳动保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坚持清单实施有“限度”,清单实施之初,市卫生健康委加强内部培训,对外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全面、客观、理性看待清单的氛围,避免出现不予处罚就是免责,不予处罚不必取证、无须处理等认识误区,为清单顺利实施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来源:健康扬州,由职业病网整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游客 2022-12-06 15:5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