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法律依据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第十五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扩展资料职业病预防需要有综合性的措施。
1、首先,企业需要做好岗前培训,告知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以及存在发生职业病的危害,增强工人的预防意识,并从源头上做好防护措施,如安装隔音防震、吸声设备等,为工人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2、其次,由于每种职业病的早期症状不同,工人要熟悉相关的职业病知识,如工作环境中含有铅,需要了解铅中毒的早期症状等。
3、最后,企业需为员工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职业病带来的影响。
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
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
为了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树立职业健康理念推动落实用人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动者的责任,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病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既要保障工人身体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伤害;又要做到以最经济又实用的措施(既不多花老板一分钱;还要遵纪守法);满足政府监察部门及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审核要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1年职业病防治宣传周主题
2021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9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安全健康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来说都是首要大事,保证安全健康才能让生产、生活稳步持续的发展。
看21年职业病防治宣传周主题
主题: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方针: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坚持突出重点,精准防控。
你觉得预防职业病的根本措施应该是什么
根据职业病的具体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想办法降低职业病的危害,从根源上解決问题。二是采取防护措施。例如尘肺病的防治,一是想办法降尘,二是加強防护措施的使用。
职业病防治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什么档案
1、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健康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并在复印件上盖公章
职业病宣传名言警句
没有其他职业病宣传名言警句,只有这个:
1、职业病总是让你没时间尝尝生活的滋味,不过这病的治愈率是百分百,只要你放弃工作就好了!
2、钱虽然能买到财富,但却买不到健康,少拼搏吧,免受职业病之苦!
3、一辈子说累都不算什么,真正累的是一直工作,一直被职业病折磨!
1、企业以劳动者为本,劳动者以健康为重。
2、员工健康,企业兴旺。
3、要职业,不要职业病。
4、关注职业健康,崇尚文明生
产。
5、预防职业病从我做起。
6、职业病重在预防,让我们共同努力。
7、全员参加工伤保险,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8、人人享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2021职业病防治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
2. 修订全过程: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1. 《》是一部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2. 这部法律的出台是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它明确了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加强了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提出了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和任务。
3. 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于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促进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同时,它也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水平,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