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31
04:04
电厂职业病的管理现状与挑战
随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电厂职业病的管理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电厂员工长期接触噪声、粉尘、高温、化学毒物等危害因素,易引发听力损伤、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职业病防治法》等政策,要求企业强化电厂职业病的管理,但部分中小电厂仍存在防护措施不足、员工意识薄弱等问题。
电厂职业病的管理核心: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控
- 噪声危害管理:发电机组、锅炉等设备运行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企业需定期检测噪声强度,为员工配备防噪耳塞,并设置隔音控制室。
- 粉尘与化学毒物防控:燃煤电厂易产生矽尘、煤尘,可能引发尘肺病;脱硫、脱硝工艺中接触的氨、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需通过密闭操作和通风系统降低暴露风险。
- 高温与辐射防护:锅炉、汽轮机等高温区域作业需提供防暑降温用品,避免热射病;加强电离辐射监测,确保员工健康安全。
最新政策与行业动态助力电厂职业病的管理
2023年,国家卫健委印发《职业病危害治理行动方案》,要求电力行业优化职业健康管理流程,推广智慧监测技术,部分大型电厂已引入AI巡检系统,实时监测作业环境数据,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实现电厂职业病的管理智能化。
电厂职业病的管理实践:员工培训与个体防护
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升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罩)。
- 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如化学泄漏时的紧急撤离流程)。
- 鼓励员工参与职业健康体检,早发现、早干预职业病隐患。
总结与建议:强化电厂职业病的管理体系
电厂职业病的管理需企业、员工、监管部门多方协作:
- 企业责任:完善防护设施,落实岗前、在岗、离岗体检制度。
- 员工参与:主动学习防护知识,规范操作流程。
- 政策支持:关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更新,参考“健康中国”等官方平台发布的指南。
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升级,可有效降低电厂职业病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健康权益。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