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的三大症状之首:长期疲劳与体力透支
职业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持续性疲劳,许多从事高强度或重复性工作的劳动者,如建筑工人、医护人员、流水线员工等,常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无法充分恢复,这种疲劳不仅是单纯的“累”,还可能伴随注意力下降、肌肉酸痛,甚至免疫力降低。
根据最新行业报告,过度劳累引发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在职业病中占比逐年上升,专家建议,劳动者应定期评估自身疲劳程度,合理安排作息,必要时寻求医疗干预,避免症状恶化。
职业病的三大症状之二:肌肉骨骼问题频发
腰背痛、关节僵硬是职业病的典型表现,尤其常见于久坐办公族、搬运工或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从业者,IT从业者的颈椎病、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均与职业习惯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约23%的职场人群因肌肉骨骼疾病影响工作效率,预防的关键在于改善工作姿势、每小时活动5分钟,并通过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需及时就医排查。
职业病的三大症状之三: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
职业病的范畴已不仅限于身体损伤,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被纳入重点关注,高压行业(如金融、互联网)或轮班制工作者易因长期紧张出现失眠、情绪波动,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
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数据显示,职场心理问题导致的请假率同比增加17%,企业可通过EAP(员工援助计划)提供心理咨询,而个人应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如正念冥想、定期社交放松。
总结与实用建议:职业病症状需早防早治
职业病的三大症状——疲劳、肌肉骨骼损伤、心理问题,看似普通却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结合权威机构建议,为您提供以下 actionable tips:
- 定期体检:每年至少一次职业病专项筛查。
- 工间微运动:设置闹钟提醒活动,避免久坐或重复动作。
- 心理调适:利用碎片时间深呼吸或短途散步,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参考资料:国家卫健委《职业病防治指南》、WHO职场健康报告、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完)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