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包括几大类多少种
1、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共132种。职业病是一种由于职业活动而导致的疾病,在我国,法定职业病共有10大类,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是在长期接触某些职业因素后引发的健康损害,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有132种。
2、我国法定职业病分为十大类132种。《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3、我国的职业病是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分类的,主要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等共十大类。这些分类基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员工的暴露程度和职业病的典型表现等。具体病种数量 在法定的职业病中,职业性尘肺病是最常见的一类,共有数十种。
4、目前,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15种。这10大类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5、职业病共分为十大类132种。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与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共同制定、调整并对外公布。
6、职业性耳鼻喉疾病类:此类疾病主要涉及耳朵、鼻子和喉咙的职业性疾病,如噪声聋、化学性耳聋等。 其他职业病类:这一类别包括那些不属于上述类别的其他职业病,如职业性眼病、职业性骨病等。综上所述,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共有十大类别,包含132种不同的疾病。
什么是职业病?
1、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发的疾病。各国法律对职业病的预防都有明确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职业病的诊断通常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具备特定条件的单位进行。
2、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与工作环境中的特定因素密切相关,如矿山中的尘肺病,化工厂中的中毒等。职业病具有明确的病因,通过控制接触源可以有效控制或消除发病。
3、职业病乃由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接触的粉尘、放射性物质及其它有毒有害因素引发之疾病。须知,此类病患自始至终需在职业生活环境中发生,并拥有法理性,即务必在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有明确界定。
4、职业病指的是什么?职业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特定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健康问题。详细解释: 定义与概述:职业病是指在某种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该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从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这些健康问题往往与特定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
5、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6、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工作条件密切相关,常见于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异常物理因素或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中的人群。职业病的种类繁多,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等。
7、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的职业病,其代表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等。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这个被誉为“锡都”的地方,锡矿开采工人的职业病主要为“肺癌”。早在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给个旧市锡业题字“抓好肺癌防治工作”,这一批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职业病防治的高度重视。
职业病有哪四种
1、法律主观:职业病包括十大类,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肿瘤等。
2、尘肺病 职业中毒性病症 职业噪声性病症,如听力下降等 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如高温引发的中暑等。还有如某些行业长时间弯腰操作导致的肌肉劳损,长期接触强烈阳光或紫外线的辐射损伤等。化学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如铅中毒等。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如森林砍伐业的黑热病等。
3、职业性尘肺病:指的是长期吸入生产性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如矽肺、石棉肺等。职业性放射病:指的是由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引起的疾病,如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分为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高原病等,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等,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等十大类115种。
5、职业病的种类 尘肺病 工业环境中的长期吸入粉尘是尘肺病的主要原因。例如,矿工、建筑工人和纺织工人等长期接触各种粉尘,易患此病。尘肺病包括多种类型,如矽肺、石棉肺等。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由于工作中接触到有毒物质引起的。
6、国家规定职业病包括十大类,分别是: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1、指导意见:生产工艺过程zd中产生的危害因素:1化学因素:粉尘、铅、三氯乙烯、苯、正己烷等2物理因素:噪声、异常气象条件、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六类,具体包括: 粉尘:涵盖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以及其他粉尘等。 化学因素:包含铅、汞、锰、镉、磷、砷及其化合物等;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3、物理因素:包括高温、高压、低气压、振动和噪声等环境条件。 放射性因素:涉及紫外线和各种放射性物质,以及红外线等。 生物因素:涵盖可能引发疾病的细菌如炭疽杆菌和森林脑炎,以及布氏杆菌等。 其他因素:包括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和嗜热性放线菌等特殊化学物质。
4、【答案】:B、C、D、E 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卫生基本概念。2015年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①粉尘(52种);②化学因素(375种);③物理因素(15种);④放射性因素(8种);⑤生物因素(6种);⑥其他因素(3种)。
5、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生产中,根据工作场所和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目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共分为十类。
6、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以下是职业病的分类: 尘肺:包括硅肺、煤工尘肺等。 职业性放射病: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职业中毒: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常见的职业病都有哪些
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等,以及职业性眼病,如化学性眼部灼伤、职业性白内障等,也是常见的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如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也是职业病的一种。
尘肺病是我国常见的职业病。以下是对此答案的详细解析:尘肺病的定义与成因 尘肺病是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主要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所引起的。这些粉尘在肺内长期积累,会导致肺组织发生弥漫性纤维化,进而引发全身性疾病。
美发师:长时间接触化学染发剂、美发产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的发作。 厨师:长期在高温、油烟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职业病的发作。 音乐家和音响师:长时间处于高分贝声音环境下,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职业病发作。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特定的工作而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我国常见的职业病包括以下几种: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等,由于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所致。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苯中毒等,由于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所致。
常见的职业病有听力受损、尘肺病、颈椎病和职业性皮肤病等。 听力受损: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噪音环境,如工厂机械噪声、建筑工地噪声等,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这种职业病在从事机械操作、建筑工人等职业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职业病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1、工伤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具体如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对于十级伤残,伤残补助金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在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2、职业病噪声聋10的赔付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1个月本人工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业病只有达到伤残等级的,才会给予伤残补助金。按《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规定,双耳听力损失≥26 dB,或一耳≥56 dB达到十级伤残(最低等级)。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基准标准为:五级20万元,六级16万元,七级12万元,八级8万元,九级5万元,十级3万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基准标准为:五级5万元,六级5万元,七级5万元,八级5万元,九级5万元,十级5万元。
4、十级工伤伤残待遇主要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来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6个月。当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将根据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相应的补助金。
5、一般十级工伤赔偿也就是5-7万左右的赔偿金。十级工伤赔偿标准是:本人的工资乘以7个月,享有7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那么你要是发生工伤辞职了,还有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和就业的补助金,具体的标准以各个省份和地区的不同规定来判定。
6、十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残疾赔偿金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医疗费实报实销,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做实验要用到正己烷,查了下发现有毒,问下你们用的时候都做了啥防范...
使用正己烷时,应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严禁吸烟。灌装时控制流速,有接地装置。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实验室中使用的许多试剂都具有毒性,需要特别小心处理。乙腈和三氯甲烷的毒性相对较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甲醇和正己烷也具有毒性,使用时同样需要做好防护。乙腈在工业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应用,它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乙腈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肝脏受损。
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一种名为浸出的方法,其主要原料之一是正己烷。正己烷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尽管其毒性等级较低,但仍然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干洗衣物时,干洗店会使用正己烷来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
有毒,对身体有危害。一次性饭盒都是塑料制品,最好不要长期使用。塑料多为聚氯乙烯制成,这种化学物质遇高温会释放出有毒物质,伴随着饭菜进入体内危害健康。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准确测定循环乙腈溶剂纯度和主要有机杂质的含量,对于用乙腈抽提生产丁二烯产品工艺的溶剂品质的改善,以及确保装置的长周期、高经济性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2002年初,河北省白沟镇的箱包厂暴露出严重的职业病隐患。25名工人因苯中毒,其中5人不幸去世。事件中,企业因生产条件简陋、缺乏防护设备和未告知职业病危害,使用高毒原料,最终导致悲剧。
亚洲第一的硅生产企业爆发出中国迄今最大的职业病事件,其背景是欠发达地区政府在经济发展冲动与环境健康代价之间的艰难选择镶嵌在苗岭山水之中的施秉县,距离省会贵阳230公里,是贵州省黔东南州15县之一。这里属低丘陵山区,矿产丰富。
【答案】:职业安全也称劳动安全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化学物中毒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职业伤害事故是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具有因果性、偶然性、突发性、再现性等特征,并有多因素性质。(一)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 1.了解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强度和分布特征。
法律分析:职业病危害事故界定共分为三类,具体如下: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辨识既要识别危险/危害因素,又要判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在GB/T28001-2001-1中被定义为“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职业病目录职业中毒
1、氯丙烯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问题。避免接触氯丙烯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关键。40. 氯丁二烯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问题。避免接触氯丁二烯和使用替代品是预防措施之一。4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问题。
2、职业病目录中职业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
3、法律主观:职业病种类 10类115种: 尘肺:硅肺、煤工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 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疾病等11种。 职业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
4、种。根据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显示,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中,写道职业中毒有60种,铅及化合物中毒,铅系工业用于冶金、印刷、蓄电池、陶瓷、油漆、塑料、试剂、玻璃、制药行业,铅作业工人接触铅普遍,是慢性铅中毒,是职业病之一。
5、法律主观:职业病包括十大类,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肿瘤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于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
危害因素警示:企事业单位应当向员工清楚地告知其所从事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危险作业等,以及有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和应急措施。
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包括: 工作场所所含的职业病危因,例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之类。 此类危险因素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包括可能引发的职业病、病症与严重性。 相应的防护手段,如工程防护、个人防护设备的领取及使用指南等等。 紧急救援方案,即职业病害事故时的应变流程和救护步骤等。
一旦发生职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及相应待遇。
为了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需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应通过公告栏向员工公布单位的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以及工作场所内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检测结果。这样做有助于员工了解自身的工作环境和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其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告知每一位员工。
请问长期工作于印刷车间会得什么病?
1、印刷行业中的工人可能会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而患上多种疾病。铅中毒是其中一种常见病症,印刷车间中铅的含量较高,尤其在油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铅中毒的症状包括贫血、消化系统问题、肾脏损害以及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脑损伤和智力障碍。
2、印刷厂工作可能会引起的职业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视力问题: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排版、校对等,可能导致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颈椎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操作机器或使用电脑,可能导致颈椎疲劳、疼痛,甚至发展成颈椎病。
3、长时间从事印刷工作,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病。由于印刷过程中会频繁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如油墨、溶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红肿,甚至出现皮疹、湿疹等病症。此外,长时间进行印刷工作还可能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4、在印刷厂工作,工人可能会接触到含有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油墨和溶剂。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影响造血功能。比如,苯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容易引发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
5、引发耳鸣等耳部问题,还会引起头痛、失眠、烦躁等神经衰弱症状。此外,印刷厂工作强度大,员工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操作设备,易引发肌肉劳损,如颈部、肩部、腰部疼痛,增加患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几率。而且车间内纸张纤维飞扬,吸入后可能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道炎症等问题。
什么企业的工人容易中毒
宝石加工厂容易出现职业病;切割、雕刻、抛光、打磨等工序接触粉尘[strong]职业病正己烷经济补偿[/strong],易引起尘肺病中的矽肺。电子厂容易出现职业病;焊锡工人易患铅中毒[strong]职业病正己烷经济补偿[/strong],清洗电路板用到白电油(含正己烷)、三氯乙烯、或天拿水,易引起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苯中毒。
纺织企业 纺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染料、助剂、溶剂等化学品,这些物质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如苯、甲醛、氨气等,长期暴露可能对呼吸系统、肝脏、皮肤等造成损害。此外,纺织厂的噪音、尘埃等也会对工人健康构成威胁。
煤矿企业是职业病高发的行业之一,主要由于深度井下作业和非规范化管理造成。矿工长时间处于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如瓦斯爆炸、坍塌等,都会导致工人重伤和死亡。此外,煤矿内还会产生大量的尘埃,会导致矿工患上尘肺病和其他肺部疾病。
冶金企业:冶金企业存在着高温、高压、有害气体等,容易导致工人中暑、电击、有害气体中毒等职业病。 化工厂:化工厂存在着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险品、高温等,容易导致工人吸入有毒气体、化学品灼伤、爆炸等职业病危害。
煤气处理过程中,煤气中的有毒气体如果不经严格防护,工人很容易中毒,甚至有被熏死的风险。这类工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通气操作,一旦通气不畅,工人就会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相比之下,我学习的钳工专业则相对安全一些。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包括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行业举例:铅熔炼、制板栅、焊极板、蓄电池焊接、锌锰电池装配、电线压铅等。
职业危害因素分为那几类
1、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涵盖异常气象条件、气压变化、噪声、振动、非电离和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例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2、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化学因素 职业危害中的化学因素主要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遇到的各类化学物质,包括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等。这些物质可能导致员工的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甚至影响到生育能力。例如,长时间在有毒物质的环境中工作,可能引发职业中毒。
3、法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安全和作业等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具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包括生产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有关生活方式;卫生服务质量。
4、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5、职业危害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首先,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如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这些都可能对工人健康造成威胁。
6、职业危害因素分为那几类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包括: 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粉尘、铅、三氯乙烯、苯、正己烷等 物理因素:噪声、异常气象条件、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
7、职业病危害因素被细分为六类,共计多种具体类别。这些分类源于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的修订,旨在更清晰地理解职业病产生的原因。粉尘类:包括如矽尘、煤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和其它相关尘埃。 化学因素:涵盖铅、汞、锰、镉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碳、氯气等有害气体和酸碱物质。
我国现行的法定职业病有
尘肺病[strong]职业病正己烷经济补偿[/strong]:包括硅肺、煤工尘肺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职业中毒: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物理因素职业病:包括中暑、减压病等。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炭疽、森林脑炎等。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化学中毒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肿瘤 其他职业病 共计10类132种职业病。
职业病的具体种类 在这十类中[strong]职业病正己烷经济补偿[/strong],具体包含[strong]职业病正己烷经济补偿[/strong]了132种法定职业病。例如[strong]职业病正己烷经济补偿[/strong],尘肺病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导致。此外,还有因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的职业中毒,以及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导致的其他职业病。
职业性眼病:涵盖3种职业性眼部疾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包括4种相关的职业性疾病。 职业性肿瘤:共计11种与职业相关的肿瘤。1 其他职业病:包括3种未分类的其他职业病,例如金属烟热等工伤事故。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种类共计132种,分布在10大类中。
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分为10大类,总共有132种。这10大类包括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化学中毒是一个分类,其中包含了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共132种。职业病是一种由于职业活动而导致的疾病,在我国,法定职业病共有10大类,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是在长期接触某些职业因素后引发的健康损害,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有132种。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指出,职业病是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目前,我国的职业病分类及目录包括十类115种具体疾病。其中,尘肺类疾病最为常见,包括硅肺、煤工尘肺等13种。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导致的肺部纤维化。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