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的监测范围
职业卫生的监管范围包括:存在职业病因素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行政单位和部队。卫生监管是指国家授权卫生部门对所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法令、条例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卫生法规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职业病的监督归哪个部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统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1、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范围内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工作。
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范围内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工作
职业卫生检测多久一次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7号
第二十条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监管法规不断完善,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根据法规要求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包括较为复杂的现状评价,因为根据我国法规要求,职业危害较重或者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每三年做一次职业卫生现状评价。
一般可以一年检测一次。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应当符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至少每三年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一次评价。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有毒物质物理因素主要包括不利气象条件、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常见因素包括:高温、气压、低温、噪声、振动、X射线γX射线、微波、红外、紫外、激光等。
企业应定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吗
是的,企业应该定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这是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工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并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病危害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粉尘、噪音等)进行量化检测,以评估其是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并判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是对工作场所内已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包括职业健康监护数据的分析,职业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和统计等,以了解企业内部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和程度。
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工作环境的职业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依法委托资质机构进行工作,也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