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职业病是什么?这些职业人群需警惕
刷牙职业病并非指刷牙本身导致的疾病,而是指因职业特性(如久站久坐、粉尘环境、饮食不规律等)引发口腔问题,而日常刷牙习惯未能有效防护的“职业相关口腔健康隐患”,教师、程序员、医护人员等长期说话或压力大的人群易患牙龈炎;建筑工人、矿工等粉尘暴露者更易出现牙周病。
最新动态: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4年研究,职业环境对口咽菌群的影响显著,约32%的劳动者因工作特性忽视口腔护理,加速龋齿和牙周病发展。
刷牙职业病的三大典型表现与成因
- 慢性牙龈出血:护士、客服等需频繁夜班者,因免疫力下降和刷牙时间不规律,导致菌斑堆积。
- 牙齿敏感酸痛:室内工作者(如设计师)因长期咖啡、碳酸饮料摄入,叠加错误横向刷牙方式,造成牙釉质磨损。
- 口臭加重:出租车司机、外卖员等饮食不规律人群,口腔清洁不及时,厌氧菌大量繁殖。
专业提醒:职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电镀厂酸雾)可能直接腐蚀牙面,需加强针对性防护。
对抗刷牙职业病:三个科学护牙方案
- 工具升级:选择小头软毛牙刷,搭配含氟抗敏感牙膏(如高露洁抗敏系列),粉尘作业者建议加用冲牙器。
- 习惯优化:采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震颤清洁),程序员等久坐人群可设手机提醒,避免漏刷。
- 职业防护:接触酸性/粉尘环境时佩戴防护口罩,下班后立即漱口(推荐含氯己定漱口水)。
案例参考:某外卖平台2023年员工健康报告显示,推行“2分钟刷牙打卡制度”后,龋齿率下降18%。
从职场到口腔,专业防护是关键
刷牙职业病本质是“职业行为+口腔护理疏漏”的双重结果,建议:
- 每年1次洁牙:尤其接触粉尘或化学制剂者;
- 善用企业福利:部分公司(如华为、三甲医院)已提供免费口腔筛查;
- 紧急处理:若牙龈肿胀超过3天,需及时就医排除牙周脓肿。
权威参考: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口腔指南》(2024版)强调,雇主应提供岗位适配性口腔健康教育。
综合自中华口腔医学会、丁香医生及WHO职业健康白皮书)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