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信号不可忽视
职业病前期症状往往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长期处于不良工作环境或重复性劳动的人群,如白领、工厂工人、司机等,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常见的职业病前期症状包括颈部僵硬、手腕酸痛、视力模糊、持续疲劳等,这些症状看似轻微,但如果放任不管,可能发展为颈椎病、腱鞘炎、干眼症等慢性疾病。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职业病防治年度报告》指出,超过60%的职业病患者在早期曾忽视身体不适,识别职业病前期症状并及时干预,是预防职业病的核心关键。
职业病前期症状的分类与具体表现
不同职业引发的职业病前期症状各有特点,以下是几种常见类型:
久坐族职业病前期症状:腰背酸痛、下肢麻木
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的早期症状,如腰部僵硬、久坐后难以直立、下肢偶尔发麻等,研究表明,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的人,脊椎病风险增加40%。
体力劳动者职业病前期症状:关节疼痛、肌肉疲劳
搬运工、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由于长期负重或重复性动作,可能出现手腕、肘部或膝盖的慢性疼痛,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活动,这类症状往往是肌腱炎或关节炎的前兆。
用眼过度者职业病前期症状:眼干、视物模糊
程序员、设计师等长期面对电子屏幕的群体,易出现眼睛干涩、畏光、视力下降等问题,若不及时调整用眼习惯,可能引发干眼症或视力加速退化。
如何应对职业病前期症状?专家建议来了
针对不同的职业病前期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早期干预:
- 改善工作姿势:调整座椅高度,保持脊柱自然挺直,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
- 定时休息与活动: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 科学护眼: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的物体20秒),减少屏幕眩光,适当使用人工泪液。
- 合理饮食与锻炼:补充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增强肌肉和骨骼健康,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
早发现、早干预,远离职业病
职业病前期症状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避免病情恶化,建议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参考国家卫健委、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权威机构的指导,科学预防职业病。你的健康,从关注职业病前期症状开始!
(参考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WHO职业健康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