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职业病标准有哪些
1、在职业健康领域,耳朵的职业病标准主要包括《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和《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 238-2011)。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噪声聋与爆震聋的诊断依据、诊断程序以及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分级。GBZ49-2007 标准中,噪声聋的诊断主要依据听力测试结果。
2、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分级标准如下: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3、当噪声级别每升高3分贝时,安全暴露时间减半,即噪声等级达到88分贝,允许暴露时间为4小时/天,达到91分贝,允许暴露时间为2小时/天;达到94分贝,允许暴露时间为1小时/天。因此,当职工接触噪声超过允许暴露时间或超过允许接触噪声级别时,才构成噪声职业病危害。
4、职业病算作一种特殊的工伤,所以按照工伤的流程来处理。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等级》中规定:关于听力的十级伤残为:双耳听力损失≥26 dB,或一耳≥56 dB;一般低频听力在26分贝以内算正常,高频听力在40分贝以内算正常。
5、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6、有噪声接触史,工作环境噪声超过国家标准GBZ2 去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院检查听力 排除其他疾病 连续接触噪声不少于3年 听力下降有一个程度问题,如果你还没有很明显的感到听觉障碍,一般还达不到职业病的程度。
7、根据规定,对于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必须每年进行职业卫生体检。 对于噪声聋的体检结果,理论上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逐年加重。 对于一只耳朵是正常,另一只耳朵听力下降,或者以前的检测结果一直正常,这次听力突然下降的情况,往往都不认为是噪声聋。
听力职业病怎么鉴定
法律分析: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法律分析: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申请书;鉴定办事机出具职业病鉴定资料提交通知书;当事人10个工作日内如实提交职业病鉴定所需的资料或者书面陈述;缴纳鉴定费;符合受理条件的发给受理通知书;抽取鉴定专家,开鉴定会,进行鉴定;出具《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鉴定原则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具体指: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检查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知识和详细的临床评估。如果耳聋是突然发生的,那么应该首先考虑工伤认定的问题。如果没有突发性耳聋,那么需要结合工作环境来判断是否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标准。因此,建议尽快申请职业病鉴定,具体的赔偿项目和数额将根据鉴定结果来确定,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法律分析: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听力职业病鉴定标准如下: 听力损害的鉴定依据:职业史:患者必须提供详细的职业史,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年限、噪音暴露情况等。临床症状:医生将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听力下降、耳鸣、听觉困难等。 听力检测:包括纯音听力测试和语音听力测试。纯音听力测试测量患者对不同频率的纯音的听觉敏感度。
纯音电测听体检结果是什么能达到职业病达到职业病
1、达到职业病是看听力损失的[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一般需要鉴定为职业病需要经过三次的电测听以及一次医院耳朵病史的检查。如果你正在做职业病的诊断[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那么在经过以上步骤以后,疾控会给出一份诊断报告的,上面有结果和损失的听力。
2、噪声聋的诊断标准为GBZ49,噪声聋诊断的前提条件为连续三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符合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者,根据较好耳语频和高频4000Hz听阈加权值进行诊断和诊断分级[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轻度噪声聋 26-40dB;中度噪声聋41-55dB;重度噪声聋≥56dB。
3、首先进行职业病认定(体检报告),发现有异常时申请职业病诊断(诊断报告),在有诊断异议时才是“鉴定”(鉴定报告),最后才是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等级评定),然后是职业病(工伤)保险赔偿。
4、入职体检电测听是公司入职体检的一个常规体检项目。主要是考验你的听力,不能通过的朋友,这种事情可以代来解决的。没有关系的,30分贝以下都是正常的。另外如果只是单耳听力差,你可以悄悄去掉掩蔽。这样来说就相当于是用健康耳来帮听力差的耳朵。纯音测听检查的时候,不要紧张。
5、只要感觉耳朵听力下降先去医院看病,只要因工作原因致听力受损都属于职业病。听力保护 听耳机声音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许多学生喜欢把MP3的声音调得非常大,而且喜欢长时间地听,这都是错误的。中学生听耳机的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不能超过60分贝。”不边听音乐边做作业。
6、噪声聋的诊断标准为《GBZ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你可以自己查阅一下,以你目前的电测听结果来看,仅表现为双耳高频听力损伤,较好耳(左耳)听阈加权值为22dB(A),到不到噪声聋水平。(轻度噪声聋[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较好耳听阈加权值26-40dB)。
职业性噪声聋疾病诊断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职业噪声暴露史,通常指的是接触噪声强度超过85分贝的情况。如果患者自述有听力下降或耳鸣症状,并且经过纯音测听发现为感音性聋,这就构成了噪声性聋的基本条件。
诊断原则,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的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观察对象,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HL)。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具体指: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检查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职业病噪音聋诊断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系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确切的噪声作业史系指在超过GBZ2所规定的工作场所噪声声级卫生限值的噪声作业,即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8h等效接触噪声限值≥85dB(A)。
爆震性耳聋:由140分贝以上的强噪音造成的急性听力损伤。慢性噪声聋:长期接触高强度噪音导致的听力损伤,可能伴随鼓膜穿孔、内耳出血、耳痛、耳鸣、眩晕等症状,并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全身多系统。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 工龄要求: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
诊断标准里面讲的噪音作业场所是指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作业,即8h等效声级≥85dB。
级: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8级: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7级:双耳听力损失≥56db;6级:双耳听力损失≥71db;5级:双耳听力损失≥81 db;4级:双耳听力损失≥91db。
耳力测试的级别标准
一)等级一:90dbhl(好耳),言语识别率15%;(二)等级二:71-90dbhl(好耳),言语识别率15%-30%;(三)等级三:61-70dbhl(好耳),言语识别率31%-60%;(四)等级四:51-60dbhl(好耳),言语识别率61%-70%。
例如:听力残疾评定标准:级别 平均听力损失(dBspL) 言语识别率(%)一级 90(好耳) 15 二级 71—90(好耳) 15—30 三级 61—70(好耳) 31—60 四级 51—60(好耳) 61—70 级数不同:二级、三级、四级代表评定残疾的不同等级,其中评定的二级比三级要高,三级比四级高。
听损级别判定如下:正常人听力范围:0--25db 轻度听力损失:26--40db 中度听力损失:41--60db 重度听力损失:61--80db 极重度听力损失:80db以上 如果是定残的话,是按较好耳来算所以是三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现在这个听损程度的话强烈建议去专业助听器商店验配一对合适的助听器。
听力残疾一级属于最严重的级别,听力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遭受了极重度的损伤,使得在最佳听力状况下,较好耳朵的平均听力损失达到或超过91分贝。在没有助听设备辅助的情况下,患者几乎完全依赖其他感官或沟通方式,难以通过听觉来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耳聋的分级标准是基于听力损失的程度,具体如下:轻度:听力损失在25-40分贝,此时耳朵对于25-40分贝以下的声音就不太敏感,但日常对话和多数环境噪音都能清晰听到。中度:听力损失在41-60分贝,患者在轻声说话时可能难以听到,需要提高音量或靠近讲话者才能理解。
听力职业病鉴定等级怎么区分,每级定级标准是多少?
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分级标准如下[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法律分析: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一)双耳听力损失≥91dB,被评定为四级。(二)双耳听力损失≥81dB,被评定为五级。(三)双耳听力损失≥71dB,被评定为六级。(四)双耳听力损失≥56dB,被评定为七级。(五)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被评定为八级。(六)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被评定为九级。
听力职业病的鉴定等级是根据损失的听力区分的。分级标准: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9级: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8级: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7级:双耳听力损失≥56dB。6级:双耳听力损失≥71dB。5级:双耳听力损失≥81 dB。
而在十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中,第12条则规定,如果双耳听力损失达到26dB HL或以上,或者一耳听力损失达到56dB HL或以上,也可以被认定为职业性噪声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准是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来判断的,因此,具体的诊断和认定还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根据GB/T16180一2014《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耳聋的伤残等级被分为六个级别:六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达到71分贝及以上。七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达到56分贝及以上。八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达到41分贝及以上,或者一耳听力损失达到91分贝及以上。
根据相关规定,噪声性轻度耳聋可以评定为10级伤残。双耳听力损失高于或等于26分贝或单耳听力损失高于或等于56分贝,判定为轻度耳聋。十级工伤标准包括无功能障碍、无需医疗依赖或仅需一般医疗依赖、器官部分缺失、形态异常及无生活自理障碍等条件。
耳朵听力多少才能算是有职业病
双耳听力损失≥26 db,或一耳≥56 db达到十级伤残(最低等级)。对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的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补偿。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如10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9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8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等。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
【法律分析】:听力下降到7级算职业病。明确听力是否真正的下降。并且要有诊断病历和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然后到相应的职业病鉴定中心去鉴定。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患有轻度噪声性听力损伤的情况,可以被评定为伤残等级中的最后一个级别,即第十级。具体判断标准是,双耳的听力损失大于或等于26分贝,或者单耳的听力损失大于或等于56分贝,这就构成了轻度听力受损的状况。
只是检查耳朵也算是职业病体检吗?
在职业健康领域,耳朵的职业病标准主要包括《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和《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 238-2011)。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噪声聋与爆震聋的诊断依据、诊断程序以及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分级。GBZ49-2007 标准中,噪声聋的诊断主要依据听力测试结果。
一耳朵聋能不能转正具体看贵司的操作,若是公司原因导致,可要求赔偿。耳聋耳鸣一般也可以鉴定职业病,如果是由于工作原因导致的耳聋,耳鸣一般是职业病,不过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定,建议到正规的机构进行检查。另外有耳聋,耳鸣的症状,患者还是要时时的到正规的意愿进行治疗,不要拖延。
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达到职业病是看听力损失的,一般需要鉴定为职业病需要经过三次的电测听以及一次医院耳朵病史的检查。如果你正在做职业病的诊断,那么在经过以上步骤以后,疾控会给出一份诊断报告的,上面有结果和损失的听力。
鉴定结果由政府决定,如果鉴定结果为非职业病,将不会获得相应的赔偿。职业病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是否因职业性损伤导致听力损失,尤其是噪声聋。根据噪声聋的诊断标准,通常需要在噪声作业环境中工作超过三年,才能作为鉴定噪声聋的前置条件。
医院是没有权利评价职工的并是否是职业病,是否是职业病需要有疾控中心安排人员进行鉴定。如果是职业病,那么就应该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同时医院也没有权利判定职业病是否有伤残等级,需要由市级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安排鉴定的时间和地点,以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为准。
公司体检查出耳朵有职业病嫌疑,要我调岗位。但还是在噪声区没动,我该...
建议您收集工作地点的噪声检测报告,以证明由于作业环境声音过大导致听力下降,从而削弱第三点的条件。您还应向单位索取入职和离职时的体检报告,作为证据。这些报告可以证明您的听力状况,以及是否因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受损。
在工厂做了快四年了,每年都体检,今年体检发现我双耳听力有问题,如果是工作场所噪音造成的话,应先申请职业病鉴定,确诊为职业病之后,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依法享受工伤待遇的。
根据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但为了便于鉴定,建议选择用人单位住所地。职工申请职业病诊断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交其掌握的的职业病诊断资料。
在厂里工作站着。现在腿上有网状青斑症是静脉曲张。先跟厂里协商看看这算不算能不能打上工伤认定工伤?如果认定不了。你就得走劳动局劳动仲裁。看看到你这个静脉曲张是不是跟你的工作站着有关系?如果劳动局支持你的想法。你的事实你就可以认定成工伤。
一是开展摸底排查、弄清家底。经调查,全市共有木质家俱制造企业725家、石棉制品企业3家、石英砂加工17家、无金矿开采企业。从业人数约18500余人。但大型企业极少,中小企业、手工作坊占大多数,从而形成了以粉尘、甲醛、苯系物、及噪声等为主的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形势也相当严峻。
在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一线设立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通过开展岗位调研、执业人员能力建设、培训考核,加强企业基层职业健康队伍建设,推进企业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职业化。 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工 作的监督检查。
各项目部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职业病噪声检查周期
1、⒉噪声:健康检查周期1年;⒊高温:健康检查周期1年,且应在每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
2、⒈ 对于接触汽油的劳动者,其健康检查周期为每年一次,以监测潜在的健康风险。⒉ 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同样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以确保听力等感官功能未受损害。
3、【答案】:(一)接触粉尘以煤尘为主的在岗人员,每2年1次。(二)接触粉尘以矽尘为主的在岗人员,每年1次。(三)经诊断的观察对象和尘肺患者,每年1次。(四)接触噪声、高温、毒物、放射线的在岗人员,每年1次。
4、接触噪声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1年一次。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标准,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常规医疗检查项目和特殊医学检查项目。常规医学检查项目是指作为一般健康检查和大多数职业病有危害因素的健康检查都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接触噪声的劳动者需要进行检查时,需要做纯音气导听阈测试。
5、上岗前体检,目的排查员工是否有职业禁忌。在岗体检,主要排查职业性噪声聋。关于检查频次的话,作业场所8h等效升级大于85dB的,每年1次;小于85dB的,每两年一次。同时,检查有异常的人员需要进行复查。应急检查,主要是针对以外情况,例如爆炸后冲击波对耳朵噪声的损伤。离岗体检。
6、具体而言,如果工人在三年内持续接触噪声,出现了听力下降和耳鸣等症状,且纯音测听结果显示为感音神经性耳聋,那么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记录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可以综合判定为噪声职业病。不同等级的噪声聋,其听力损失程度也不同。
职业病鉴定耳朵工作几年才能鉴定???
1、有噪声接触史,工作环境噪声超过国家标准GBZ2 去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院检查听力 排除其他疾病 连续接触噪声不少于3年 听力下降有一个程度问题,如果你还没有很明显的感到听觉障碍,一般还达不到职业病的程度。
2、鉴定结果由政府决定,如果鉴定结果为非职业病,将不会获得相应的赔偿。职业病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是否因职业性损伤导致听力损失,尤其是噪声聋。根据噪声聋的诊断标准,通常需要在噪声作业环境中工作超过三年,才能作为鉴定噪声聋的前置条件。
3、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4、劳动者辞职了,如果劳动者的耳痛是属于在工作的时间内,因为工作的原因造成的,劳动者是可以申请职业病鉴定的。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5、只有两只耳朵的听力障碍达到一定的数值,并且在该工作岗位工作满足一定工作年限,才会判断为疑似职业病,建议你去专业的职业病检测机构进行职业病检测。小结:如果以上条件你都符合,那么你可以向单位要求进行职业病鉴定。02 职业病鉴定的流程:你本人先去当地有职业病鉴定中心进行相关的检查。
公司员工去做耳朵检查疑是职业病。这个事情应该要怎么处理?
公司员工做听力检查怀疑是职业病,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其调离接触噪声的岗位,尽快去有噪声聋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做职业病诊断。如果诊断确实是职业病,企业也没有异议,就安排做伤残鉴定、走工伤程序,该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
建议您收集工作地点的噪声检测报告,以证明由于作业环境声音过大导致听力下降,从而削弱第三点的条件。您还应向单位索取入职和离职时的体检报告,作为证据。这些报告可以证明您的听力状况,以及是否因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受损。
可以申请补偿,按月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工资。当工人被开除之后,必然会有一定的赔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企业开除员工,员工离职前的月平均工资为X元。那么企业应当支付员工赔偿金:(开除前的12个月平均工资)X元*工作年限15年)*2倍(合同没到期*2)=赔偿金。
用工单位负主要责任,用工单位有过错,应该为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负连带责任,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存在利益关系。
电测听检查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1、要快速通过电测听[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检测人员通常会遵循减10加5[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的原则给出声音。但这要求患者事先知道检测人员的起始音量值。 电测听是入职体检中的一个重要项目[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主要评估的是听力状况。想要蒙混过关并不容易[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因为这个环节通常是由相关人员直接处理的。 通常,30分贝以下的听力水平被认为是正常的。
2、接着,要注意测试时的心态。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在测试前,可以做一些放松的准备工作,如深呼吸、冥想等。同时,也可以在测试时闭上眼睛,避免外界干扰,有助于放松心态。最后,如果实在无法通过电测听测试,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耳塞或耳机等。
3、避免频繁挖耳朵,因为这可能会损伤耳道,引起感染或发炎,甚至损伤耳膜。 当耳道奇痒难忍时,应谨慎处理,使用棉签轻轻擦拭或涂抹少量酒精或甘油,并注意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来保护听力。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因为噪音会导致内耳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听力。
4、电测听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受测者的配合度密切相关。为[strong]耳朵职业病测试[/strong]了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受测者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在测试过程中讲话或移动。测试过程中,如果受测者能够准确地回应听到的声音,测试结果会更加准确。电测听不仅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受测者的听力状况,还能够帮助制定听力康复计划。
5、正常的电测听要低于25dB。因此平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的佩戴耳塞听音乐,以免导致出现神经性的听力下降现象,不要频繁的掏耳朵和耳朵进水,会导致出现中耳炎等疾病引发传导的听力下降现象。
6、在电测听检查中,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是听阈值。听阈值是指能够引起听觉系统产生电位反应的最小声音强度,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衡量。正常情况下,电测听的听阈值应不低于30分贝,这意味着在这一分贝以上的音量,大多数人能够感知到声音的存在。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