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16
06:28
高温危害职业病:不可忽视的职场健康威胁
随着夏季高温频发,高温危害职业病成为劳动者健康的重要隐患,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慢性脱水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根据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数据,2023年夏季因高温作业引发的职业病例数同比增长15%,凸显问题的严峻性,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高温危害职业病的成因、症状及科学防护措施。
高温危害职业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
高温危害职业病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 急性危害:如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体温超40℃可致死),常见于建筑、冶炼、环卫等行业。
- 慢性危害:长期高温作业可能引发肾功能损伤、心血管疾病,甚至神经系统紊乱。
近期某制造业工厂曝出多名工人因未及时补水导致集体中暑,再次敲响警钟。
高温危害职业病的科学防护策略
-
环境优化:
- 雇主应提供通风、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休息区,并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段)。
- 参考《职业病防治法》,温度超35℃时需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
个人防护:
- 穿戴透气、反光材质的工装,定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每小时500ml)。
- 学会识别中暑前兆(头晕、恶心、皮肤灼热),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
政策保障:
2023年7月,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指南》,明确要求企业配备防暑物资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总结与实用建议:对抗高温危害职业病
高温危害职业病的防控需雇主与劳动者共同努力:
- 企业责任:定期培训、监测作业环境温度,提供防暑津贴。
- 个人行动:学习急救知识(如冷却患者腋下/颈部),通过“职业健康监护”平台(国家卫健委官网可查)申报职业病史。
权威参考:
- 国家卫健委《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 世界卫生组织(WHO)高温健康指南
守护健康,从科学认知开始!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