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19
06:38
公司职业病作假频发:为何职业健康报告屡遭质疑?
近年来,多地曝光企业通过伪造体检报告、隐瞒工作环境危害等手段规避职业病责任,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需定期为员工安排职业健康检查,但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联合机构出具虚假报告,导致工人权益严重受损。
公司职业病作假手段揭秘:从体检到报告的“灰色链条”
- 伪造体检数据:部分企业要求体检机构“美化”异常指标,如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报告被篡改为正常。
- 隐瞒工作环境检测:未按规定检测噪音、粉尘等危害因素,或出具虚假达标证明。
- 胁迫员工签字:工人被要求签署“自愿放弃职业病诊断”协议,甚至以辞退威胁。
案例参考:2023年某建材公司因篡改粉尘接触史数据被立案调查,工人最终通过劳动仲裁维权成功。
公司职业病作假的法律风险:企业可能面临哪些处罚?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72条,造假企业将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2024年国家卫健委已启动专项督查,重点打击第三方检测机构与企业的勾结行为。
员工如何识别公司职业病作假?3个关键自保步骤
- 核对原始报告:要求查看体检机构盖章的原始文件,对比电子版与纸质版数据是否一致。
- 留存环境证据:用手机拍摄工作场所的粉尘、噪音等情况,记录加班及防护设备缺失问题。
- 主动申请复检:若对结果存疑,可自费前往省级职业病医院复查(如北京朝阳医院等权威机构)。
遭遇公司职业病作假怎么办?维权渠道全指南
- 投诉渠道:拨打12320卫生热线或登录“国家职业病防治平台”提交证据。
- 法律途径:申请劳动仲裁时,可要求企业提供完整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
- 媒体曝光:通过央视“3·15”平台或地方人社局官网实名举报,近年来多起案例由此推动解决。
抵制职业健康造假需企业与员工共同行动
公司职业病作假不仅违法,更可能延误工人治疗时机,建议劳动者:
- 定期学习《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最新版含10类132种疾病);
- 加入企业工会或行业互助组织,集体监督职业健康管理;
- 关注国家卫健委官网“职业健康”专栏,获取最新政策。
参考资料:国家卫健委《2023职业病防治年度报告》、人民日报《职业健康维权案例集》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