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什么标准
1、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时,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至小于50%之间时,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2、若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则总粉尘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呼吸性粉尘的最大允许浓度为5毫克/立方米。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介于10%至50%之间时,总粉尘的最大允许浓度降至2毫克/立方米,呼吸性粉尘的最大允许浓度则为1毫克/立方米。
3、《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1)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时, 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10mg/m,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5mg/m。
4、【答案】:A《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四十条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当符合下表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以时间加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5、法律主观:标准是:工作场所大部分要求在0.5-4毫克每立方米。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在工作地点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该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每个采样点样的品数不得少于五份,取其超标倍数的算术均值表示。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术TWA(mg/m3)是什么意思
乙醚属于化学类职业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mg/m3):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300mg/m3。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500mg/m3。
职业危害检测报告pc-twa是指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8小时工作日、 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职业危害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类。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rime Weighted Average,PC.。
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粉尘浓度的超限倍数即测得的STEL不应超过PC-TWA的2倍。需要注意的是,超限倍数与超标倍数两者的定义不同,不要混淆。前者的实质是职业接触限值,后者则是反映粉尘危害的严重程度。STEL测定方法见第七章第二节。举例:煤尘的PC-TWA总粉尘为4mg/m3,呼吸性粉尘为5mg/m3,其超限倍数均为2。
职业接触限值:PC-TWA300mg/m3。 四乙基铅的危害 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铅随废气排入大气中。如吸入量过大,能使人大脑萎缩。 临床中毒表现: 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
瓶装气体的毒性国际规定分为几级
在职业健康领域,瓶装气体的毒性分级是一项重要标准。
这些气体在国家标准GB13690-1992中被细分为三个小类,即第1类易燃气体、第2类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和第3类有毒气体。工业气体按组份可分为单一品种气体的工业纯气和二元或多元气体的工业混合气。
以及气瓶集束装置(注1-3);(2)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大容积气瓶以及消防灭火用气瓶,应当满足本规程总则、材料、设计、制造的有关规定,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还应当满足《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大于3000L并且小于或者等于5000L的大容积气瓶,可以参照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充装人员应认真操作,不得擅自离岗,同时注意抽空余液,核实瓶重。用于液化气体灌装的称量器具至少每3个月校验1次,所用称量器具的最大称量值为常用量值的5~3倍。按瓶立卡,认真记录。灌装钢瓶应有专人负责重复过磅。装置自动计量设备的,超量能自动报警并切断阀门。
臭氧安全浓度是指允许人们接触的臭氧浓度,不应超过0.2mg/m3。根据国际臭氧协会、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等不同国家的标准,臭氧的工业卫生标准为0.1ppm,允许接触时间分别为10小时和8小时,中国则规定为0.16mg/m3。
◎臭氧工业卫生标准: 国际臭氧协会: 0.1 ppm,接触10小时 美 国: 0.1 ppm,接触 8小时 德、法、日 本: 0.1 ppm 中 国: 0.15ppm◎家用臭氧消毒柜外臭氧泄漏量不得超过0.2mg/m3(指5米以外),消毒一个周期后残留浓度不得大于0.2mg/m3。
粉尘达到多少危害最大
1、粉尘排放标准通常指作业场所允许的最高浓度,根据国家和地区环保法规,标准可能不同。中国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20毫克/立方米,超低排放值为10mg/m3。具体而言,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基于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接触水平,某些粉尘如石英尘其标准可能更低,因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2、根据国家标准GBZ 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 化学有搏雀铅害因素》第2条,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涵盖了47种粉尘,其范围在每立方米1毫克至8毫克之间。当浓度超过这一限制时,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矽肺病等职业病。
3、现行具体的要求是这样:在8小时之内,车间粉尘浓度平均低于1(毫克/立方米)时,对人体无害;浓度在1~3(毫克/立方米)范围内,有一定危害;高于3(毫克/立方米)时,有较大危害;最高允许值为10(毫克/立方米),实际上大多数木工车间、人造石车间达不到这个要求。
4、炭黑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危害。长期吸入炭黑会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可能引发尘肺病,这是一种法定职业病。炭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特别是粒径在0.5到5微米之间的粉尘。此外,炭黑粉尘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5、粒径较小的微尘吸入肺内造成的危害较大。粒径越小,微尘越难以沉积,因此它们会在大气中长时间飘浮,容易被吸入人体,并深入肺部。
6、粉尘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因长期吸入粉尘,使肺内粉尘的积累逐渐增多,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尘肺病。尘肺是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最主要的危害之一,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可引发矽肺,长期吸入金属性粉尘如锰尘、铍尘等,可引发锰肺、铍肺等各种金属肺。
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怎么填?
1、级、Ⅰ级、Ⅱ级叫低于行动水平。Ⅲ级、Ⅳ级叫超过行动水平。不同的接触水平等级有不同的管理要求[strong]职业病空气标准[/strong],具体可查阅《GBZ 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strong]职业病空气标准[/strong]:化学有害因素》中的表5。
2、该等级填写方式如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接触水平、接触人数等指标判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分级。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级,分为A级(90-100分)、B级(70-89分)、C级(70分以下)。
3、职业接触限值(OEL)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它定义为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这个概念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旨在保护工作场所的员工免受健康损害。
4、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一个工作日内,各时段接触职业性化学物浓度与时间乘积的和,除以规定工作时间(8小时),不应超过的接触水平。
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对于工作场所的噪声危害,规定[strong]职业病空气标准[/strong]了允许接触噪声的时间限值和允许的噪声级别。噪声级别(分贝)与允许暴露时间(小时/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噪声暴露限值曲线说明。
6、- 粉尘:在检测中发现,部分工作岗位存在粉尘污染,其中XX岗位的粉尘浓度超过[strong]职业病空气标准[/strong]了国家标准限值。- 化学物质:部分岗位接触到了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工作介质,其中XX岗位的有害化学物质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噪声:部分工作场所存在噪声超标问题,特别是在XX岗位,噪声水平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7、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甲醛中毒是不是职业病
甲醛中毒,符合职业病诊断标准规定的,就可以认定为职业病。当你在房间感觉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排异反应时.基本判断甲醛超标3倍左右,你需要持久通风并最好离开,孕妇,幼儿,老人尤其敏感。当你感觉有看东西模糊 、头晕、头痛 、乏力等症状事,你已经轻度中毒,这个环境绝对不适合工作生活。
你的情况属于公司工伤,一定要向公司索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中第五类职业性化学中毒中规定了甲醛中毒属于职业病范畴。
如果是甲醛中毒的话,可以申请职业病认定,如果判定为职业病,那么就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Formaldehyde PoisoningGBZ33-2002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高浓度的甲醛气体引起的以眼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另外,严格执行就业前体检,就业后每2年体检一次。注意个人卫生,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喝水。工作后要沐浴、更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身皮肤病及甲醛过敏者,不宜从事甲醛相关作业。最后,企业应对工作场所的甲醛浓度进行定期检测,使其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接触限值。
法定职业病共有9类1珐5种:(1)职业中毒;(2)尘肺;(3)物理因素职业病;(4)职业性传染病;(5)职业性皮肤病;(6)职业性眼病;(7)职业性耳鼻喉疾病;(8)职业性肿瘤;(9)其他职业病。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怎么判断职业病
1、认识自身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这可能包括接触化学品、重复性的动作、长时间处于不良的工作条件等。了解并认识这些可能的危险因素,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判断是否存在职业病的可能性。注意身体的变化:对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来说,关注身体的变化非常重要。
2、职业病判断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3、职业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换句话说,如果疾病不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那么它就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这是职业病诊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强调了疾病与职业活动的关联性。 患病原因必须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4、可能通过以下四个条件进行判断:必须有劳动关系,患病者应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5、对于鉴定职业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详细了解工作环境:查看工作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等,了解是否存在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 调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调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频率、工作强度、工作场所是否符合相关的职业病挂牌目录中的条件。
6、职业病判断标准: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而制定的。
氯气标准
美国则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根据ACGIH(美国工业卫生协会)的TLV-STEL(短时间暴露极限)规定,氯气的浓度不应超过9 mg/m,而TLV-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则限制在5 mg/m。
氯气的理化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液态氯则呈现金黄色。氯气的熔点为-102℃,沸点为-36℃。在标准条件下,氯气的相对密度为214(水=1),49(空气=1)。其CAS号为7782-50-5,分子式为Cl2,分子量为70.91。
在标准状况下,氯气呈现出气态。标准状况作为物理学与化学中的理想状态,其定义基于273开尔文和1个标准大气压,即约10325千帕。在此条件下,氯气的熔点和沸点较低,分别约为-1000摄氏度和-305摄氏度。这意味着,在常温常压的环境中,氯气无法保持液态。
氯气吸收液标准用0.6L/min流量。氨:用0L/min流量,氯气:用0.6L/min流量,氨采样时间20~60min,无须串联,氯气当明显褪色时停止采样,否则采样时间50min,所以氯气吸收液标准用0.6L/min流量。
标准状况的定义:标准状况是物理学与化学的理想状态之一,通常定义为273开尔文和1个标准大气压。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熔沸点较低的化学元素。其熔点为负1000摄氏度,沸点为负305摄氏度。标况下的氯气状态:由于氯气的沸点远低于标准状况下的温度,因此在标准状况下,氯气保持气态。
氯气的标准曲线数据偏低,这是由于氯气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低,在标准大气压(101kPa)下,温度降至-36℃时,氯气容易液化。 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易液化气体包括氨气(NH3)、二氧化硫(SO2)、氯气(Cl2)、硫化氢(H2S)、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碳(CO2)以及氟利昂等。
颜色、气味、状态:氯气在通常情况下呈现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 密度: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标准状况下为17 g/L。 易液化:氯气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为-36℃时即可液化,液态氯呈金黄色。在更低的温度(-101℃)下,液氯会转变为固态。
职业病的主要类型,职业病享受什么待遇
职业病可以认定为工伤[strong]职业病空气标准[/strong],患职业病且经过工伤认定后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业病可以认定为工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职工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有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医疗与康复待遇[strong]职业病空气标准[/strong]:职业病病人有权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医疗待遇,包括安排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由职业卫生机构进行确诊,确保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工伤保险待遇[strong]职业病空气标准[/strong]: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病人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赔偿,包括诊断、康复费用,以及伤残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保障。
对于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将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伤残津贴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此外,这些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额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
职业病可以认定为工伤,并可以享受工伤待遇。职业病的工伤认定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如果职工在工作中不幸患上职业病,其有权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获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业病工人享有多项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其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若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确认后可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总时长不得超过24个月。一旦工伤职工被评定伤残等级,将停发原待遇,按相应伤残等级享受伤残待遇。
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还适用吗
1、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已不再适用,因为如此高的粉尘浓度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可能导致矽肺等职业病的发生。二氧化硅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这种粉尘极其细小,比表面积大,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当人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时,可能会患上矽肺。
2、没有我们日常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那么在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这是卫生标准不适用,因为空气中粉尘过多,对人员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矽肺。
3、在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越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风险就越显著。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粉尘浓度卫生标准。 例如,对于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被规定为2毫克/立方米。
4、国家对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有严格的标准规定,通常要求粉尘浓度不得超过10mg/m。 针对车间空气中的粉尘,特别是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其最高允许浓度分别被设定为10毫克/立方米和2毫克/立方米。
5、一般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不应超过10mg/m。卫生标准对车间空气和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而对于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这一标准降至2毫克/立方米。
6、法律分析:卫生标准对车间空气中和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等作了规定。例如,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则为2毫克/立方米。粉尘浓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7、卫生标准为保护工人和居民的安全与健康,对车间空气中和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在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设定为10毫克/立方米,而对于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其最高允许浓度则被设定为2毫克/立方米。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