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算职业病?先了解它的职业相关性
肩周炎(俗称“五十肩”)是否属于职业病,一直是劳动者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目前肩周炎未被明确列入法定职业病范畴,但长期重复性动作、姿势不良的职业人群(如教师、司机、流水线工人)确实属于高发群体,医学研究表明,职业性劳损是诱发肩周炎的重要因素,尤其常见于需频繁抬臂、久坐低头的工作者。
肩周炎职业病争议:为何未被列入目录?
尽管肩周炎与职业行为强相关,但其未被列为职业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 病因复杂性:肩周炎可能由年龄、外伤、糖尿病等多因素引发,难以单纯归因于职业环境。
- 诊断标准模糊: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需明确“工作直接导致”,而肩周炎病程缓慢,因果关系较难界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家(如日本)已将“颈肩腕综合征”纳入职业相关疾病,未来国内政策也可能调整。
职业人群警惕:这些工作习惯最易引发肩周炎
若您从事以下职业,需格外关注肩部健康:
- 伏案办公族:长期电脑前含胸驼背,导致肩部肌肉僵硬。
- 体力劳动者:搬运工、装修工人等因过度负重或重复举臂引发炎症。
- 服务行业人员:厨师、理发师等需反复抬手作业,加速肩关节磨损。
早期信号:肩部酸痛、夜间疼痛加剧、活动受限(如梳头困难)。
肩周炎职业防护:3个实用建议降低风险
- 调整工作姿势:
- 电脑屏幕与视线平齐,键盘高度使肘关节呈90°。
- 每小时起身做“扩胸运动”或“爬墙动作”(面对墙壁手指向上缓慢移动)。
- 强化肩部肌群:
日常可进行弹力带训练或游泳,增强肩关节稳定性。
- 及时就医干预:
若疼痛持续2周以上,需排查颈椎病或肩袖损伤,避免延误治疗。
肩周炎防治需个人与企业共同重视
虽然目前肩周炎未被认定为职业病,但其职业相关性不容忽视。劳动者应主动预防,企业也需优化工作环境(如提供可调节桌椅、安排工间休息),若症状加重,建议前往骨科或康复科就诊,结合理疗、药物或针灸综合治疗。
参考来源:国家卫健委《职业病防治法》、世界卫生组织(WHO)肌肉骨骼健康指南、丁香医生科普平台。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