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职业病期间,公司调岗降薪,合法吗,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隐含了两个问题,本质上是调岗降薪的问题,特定条件是疑似职业病期间。我们逐一说明。
我们先来看一下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可见,调岗一般是要经过劳动者的同意,双方有书面协议或者变更后的合同实际履行已经超过一个月双方无异议(《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这个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特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注意了!
第四十条(一)和(二)中并未出现“协商”、“协议”的字眼,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民法中的平等公平原则。然而,这正是立法者的高明之处。立法者实际上是把(一)和(二)中的情形,视为企业的用工自主权,赋予了企业特殊情况下单方调整劳动者岗位的权力。看似不公平,实则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一种广义上的公平。
第四十条其实是赋予了企业一项权利,在劳动者因客观原因无法适应现岗位的,企业可以单方变更其岗位,这个是合法的调岗。
同时,岗位又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待遇问题,这个无论是在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都是一个共识,应无大的争议。
绝大多数企业都实行的是岗位薪酬制,不同的岗位,工作难度、资质要求、贡献指数不同,工资待遇自然会不同,这也符合我国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的规律及人力资源管理中"为岗位价值付薪、为业绩贡献付薪"的原则 。
职业病尘肺单位调岗降薪怎么办
这个肯定是不合法的了 员工是不可以被降薪的,调岗也是要公员工同意的 所以说,你可以不同意的,不行就求助于劳动局
如果您还有法律上的疑问,欢迎关注:法律在线询问 免费私信为你解答。
职业病调岗降薪怎么处理
如果遇到职业病调岗降薪的情况,劳动者应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劳动者在遭遇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可能会调整岗位或降低工资待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未经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调整岗位或降低工资待遇是违法的。劳动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与用人单位协商:首先,劳动者应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协商一致,可以签订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
投诉或调解: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要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进行调解。
申请仲裁或诉讼:如果投诉或调解仍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管理条例中对职业病工伤复岗后调岗降薪的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后,保留劳动关系,但需要退出工作岗位。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如果职工复岗后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为其调整岗位。如果双方为此发生争议,应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其调岗调薪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