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铅职业病的危害:为何工人需高度警惕?
接触铅职业病是长期暴露于铅环境引发的职业健康问题,常见于电池制造、冶金、焊接、油漆等行业,铅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后,会累积在骨骼、肝脏和神经系统中,引发贫血、腹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或神经系统损伤,2023年《职业健康安全杂志》指出,我国每年新增接触铅职业病例超千例,防控形势严峻。
接触铅职业病的常见症状与诊断
接触铅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如疲劳、头痛、失眠等,但随着铅蓄积,可能出现典型表现:
- 神经系统:手抖、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
- 血液系统:贫血、面色苍白。
- 消化系统:腹痛、便秘或腹泻。
确诊需结合血铅检测(正常值<400μg/L)和尿铅检测,必要时进行骨骼X光检查。
最新动态:接触铅职业病防控政策升级
2024年国家卫健委修订《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明确将铅中毒列为重点防治病种,要求企业定期为高风险岗位工人提供血铅筛查,多地已推广“无铅化”生产工艺,如改用环保焊料、水性涂料等,从源头减少接触铅职业病的发生。
接触铅职业病的科学防护:工人必看指南
- 企业责任:
- 提供防尘口罩、防护服等装备,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达标。
- 每半年组织一次职业健康体检,重点监测血铅水平。
- 个人防护:
- 作业后及时洗手、更换衣物,避免铅尘带入生活区。
- 增加钙、铁、维生素C的摄入,帮助抑制铅吸收。
总结与建议:远离接触铅职业病的关键措施
接触铅职业病可防可控,核心在于“早筛查、严防护”:
- 工人: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拒绝无防护作业。
- 企业:落实职业健康管理,优化工艺流程。
- 社会:关注官方渠道(如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的铅中毒防治指南。
防护无小事,健康第一位! 若需进一步咨询,可登录国家职业病防治院官网或拨打12320卫生热线。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