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粉尘职业病:什么是职业性听力损伤?
听力粉尘职业病指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如采矿、建筑、制造业)导致的渐进性听力损伤,粉尘颗粒不仅会直接刺激耳道,还可能伴随高强度噪音,加速听觉细胞退化,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职业性噪声聋病例中,约35%与粉尘环境叠加暴露有关。
听力粉尘职业病的致病机制:粉尘与噪音的双重伤害
粉尘作业环境中,微小颗粒可能堵塞外耳道或引发中耳炎症;设备运转产生的持续性噪音(≥85分贝)会损伤内耳毛细胞,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研究发现,粉尘中的硅颗粒还可能引发内耳氧化应激反应,加剧听力损失进程。
最新动态:听力粉尘职业病纳入重点监测范围
2024年《职业病防治规划》首次将“复合性职业性听力损伤”列为重点防控类型,要求企业对粉尘+噪音双重暴露岗位实施季度听力筛查,广东、山东等地已试点“智能耳塞”监测设备,实时预警员工听力风险。
听力粉尘职业病防护:3大实用建议
- 工程防护:升级除尘设备(如湿式作业、局部排风),降低环境粉尘浓度;加装隔音罩减少噪音传播。
- 个人防护:选用SNR≥30dB的防噪耳塞+防尘面罩双重防护,避免直接暴露(参考 OSHA 2023防护指南)。
- 健康管理:每年至少1次纯音测听检查,出现耳鸣、耳闷胀感应立即就医。
早干预是听力粉尘职业病防控关键
听力损伤具有隐匿性,工人需提高防护意识,企业应落实“粉尘-噪音”协同治理,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建立档案,若怀疑职业性听力损失,可向当地疾控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
权威参考:国家卫健委官网|世界卫生组织《职业性听力损失防治指南》|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