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存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用人单位应当做什么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必须做到:(1)必须建立员工的职业健康个人档案,并在每年为员工进行免费的职业健康体检;
(2)为员工配置预防职业病的防护用品;
(3)在生产岗位的醒目处悬挂预防职业病的警示牌;
(4)每年定期职业健康培训,增强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同时管理人员要加强巡查员工防护用品的佩戴是否规范等等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健康
染料行业易得什么职业病
答案:
染料行业易得皮肤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原因:
染料行业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存在着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对工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特别是在染料生产和染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溶剂和重金属,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易得接触性皮炎和呼吸系统疾病 因为染料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长时间接触染料和其他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有一定刺激性,易引发接触性皮炎和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染料行业作业环境相对较差,气体、粉尘等污染较严重,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染料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病发生率,企业应该注重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提高员工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开展健康宣传和培训等措施。
从个人角度出发,染料行业从业人员也应该注意防护措施,在工作中尽可能减少和化学物质的接触,戴好防护用具,定期体检等。
1 染料行业易得职业皮肤病和呼吸系统疾病2 染料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场所温湿度高、干扰物质较多,而且工作时间长。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工人的皮肤接触和呼吸毒害物质的风险。
因此,染料行业的工人更容易患上职业皮肤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3 除了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有关部门还可以加强对染料行业的监管和标准制定,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染料行业最常见的职业病就是各种职业性中毒。染料行业用到的诸如硝基苯、苯胺等很多化学品都是有毒的,短时间大剂量接触可能会出现急性中毒,长期接触可能会出现慢性中毒。个别的化学毒物还可能有致癌性。
在化工料仓库做仓管负责收发货及盘点容得职业病吗
在化工原料仓库做仓库管理和收发货、盘点,有可能患职业病,主要是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
至于是不是容易,这个不好说,要看化学品的性质、包装情况、仓库的通风防毒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很多方面。
本人农民工,干电焊十七八年,感觉呼吸道和眼睛有职业病,可以鉴定职业病吗
当然可以,首先你病要在国家安监局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内,笫二你要有单位劳动合同,和环境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报告,第三要有医学证明你的病的确是存在的久治不了,最好病理检测为阳性,要有岗前在岗和离岗体检,医生也不知道病在哪里搞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责任认定的,程序走起来有点难,最好同事都有,诊断、鉴定人为因素比较大,完全看卫生局和医生有没有职业道德了
作为一名从事过职业卫生评价,职业健康体检与职业病鉴定的工作人员来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你作为一名电焊工从业人员,根据电焊种类的不同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不同的,但是普通电焊应该是最常用的,你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锰及其化合物,电焊烟尘,电焊弧光,氮氧化物,臭氧等,电焊烟尘会导致电焊工尘肺,锰及其化合物可以导致锰中毒,电焊弧光可以导致电光性眼炎等职业病,所以你如果想申请职业病诊断,你应该有你工作期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还有你的劳动合同,然后才能申请职业病诊断,才有可能鉴定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过程不是单纯的医学行为。有问题可以继续咨询我!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15种还是132种
我国现有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石绵肺等19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爆震聋等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手臂振动病等7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15种职业病一共有10大类115种职业病。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
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均可引起职业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近日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为了保持与《职业防治法》中关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表述一致,将原《职业病目录》修改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的原则和职业病的遴选原则,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来的115种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其中新增18种,对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了整合。另外,对16种职业病的名称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仍然将职业病分为10类,其中3类的分类名称做了调整。一是将原“尘肺”与“其他职业病”中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是将原“职业中毒”修改为“职业性化学中毒”;三是将“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修改为“职业性传染病”。
此外,还对职业性皮肤病、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传染病等做了相应调整。
应该是132种。
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18种,类别仍为10类。
新增加的职业病包括: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硬金属肺病
白斑
爆震聋
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哪些职业容易有职业病
广泛来说,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自己职业范围之内工作时,因工作环境,接触介质或工作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在相应时间段后给劳动者遗留下的身心上的影响。目前职业病大致分为广义性职业病和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认可的条件性职业病。
广义性职业病:由所从事职业在相应时间内对劳动者造成的一些身心上,亦或思想行为习惯上的影响。此类职业病对劳动者身体硬件伤害较微或不明显。多为体现在劳动者受所从事职业影响而形成的一些惯性思维或习惯性肢体语言。
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认可的条件性职业病:即劳动者在从事职业范围工作时,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对其身体造成了较大伤害或遗留性后续伤害的情况。对此类职业病的认定和划分国家有专门的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各级政府也都有相对应的工作部门。
无论是广义职业病还是条件性职业病,要想做到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职业场所加强对产生职业病因素的防控,劳动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小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的伤害。
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具体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劳动环境下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例如石粉过筛时产生的粉尘;油漆工在刷漆或喷漆时散发出来的苯、甲苯、二甲苯或者其他有机溶剂;放射科医师在透视或摄片过程中接触到的X射线等,都称之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叫生产性有害因素。
2.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几类?
职业病危害因按来源分为三大类: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
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
③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和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
3.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化学因素包括哪两类?
化学因素是引起职业病最为多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两大类。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