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弧光职业病:不可忽视的职业健康风险
电焊作业中产生的强烈弧光(紫外线、红外线等)是导致职业性眼炎、皮肤灼伤的主要原因,据统计,长期暴露在无防护的电焊弧光下,80%以上焊工会出现急性电光性眼炎,部分工人甚至面临白内障、皮肤癌等长期风险,2024年最新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再次明确将电焊工尘肺、职业性眼病等列入重点防控范畴,凸显其严重性。
电焊弧光职业病典型症状与病理机制
电焊弧光中的短波紫外线(UVC)可直接损伤角膜上皮细胞,引发电光性眼炎(症状包括红肿、流泪、剧痛);而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视网膜黄斑变性,皮肤接触高强度弧光会诱发红斑、脱皮,甚至增加鳞状细胞癌风险,焊接烟尘中的锰、铬等重金属还会协同加重呼吸系统损害。
最新行业动态:电焊弧光防护标准升级
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强化了对电焊弧光的限值要求,要求企业必须为焊工配备符合GB/T 3601-2019标准的自动变光面罩、防紫外线护目镜,并定期检测作业环境紫外线强度,近期某知名车企因未落实弧光防护措施被处以高额罚款,引发行业对合规防护的重视。
电焊工实用防护指南:从设备到习惯
-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动态遮光系数(DIN)≥13的自动变光焊帽,配合防紫外线护颈围裙和长袖阻燃手套。
- 环境管理:设置可移动弧光遮挡屏,避免多人同时作业时的交叉照射。
- 健康监测:每年至少一次眼科检查(重点关注角膜与晶状体)及皮肤癌筛查。
- 应急处理:若出现眼痛,立即冷敷并就医,切勿揉眼;皮肤灼伤需用湿润烧伤膏涂抹。
科学防护是关键
电焊弧光职业病可防可控,核心在于企业落实防护责任与工人规范操作,建议关注“中国职业病防治”官网及“国家应急管理部”公众号获取最新政策,同时加入工会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一副合格的面罩不仅是工具,更是健康的“保险杠”。
(参考来源:国家卫健委2024年职业病防治公报、国际劳工组织《焊接职业安全指南》)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