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企业屡屡逃避责任?
近年来,职业病问题频发,但不少企业仍对职业病未按处罚规定履行责任,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根据最新报道,部分用人单位未依法申报职业病诊断、延误治疗甚至拒绝赔偿,严重危害职工健康。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企业须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诊断及赔偿义务,部分企业因成本考虑或侥幸心理,对职业病未按处罚条款执行,甚至隐瞒病情,使工人维权困难。
职业病未按处罚的危害:职工健康与经济权益双受损
职业病未按处罚不仅影响劳动者的健康恢复,更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常见的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等,若未及时诊治,将造成不可逆伤害,企业逃避赔偿,使工人陷入医疗费负担、收入锐减的困境。
法律专家指出,职业病未按处罚的行为已构成违法,劳动者有权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但现实中,许多工人因法律意识薄弱或取证困难,难以有效维权。
职业病未按处罚如何维权?法律途径与关键证据
-
及时进行职业病诊断
怀疑患有职业病时,应立即向当地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鉴定,企业不得阻挠,诊断书是后续索赔的关键证据。 -
收集劳动关系与职业危害证明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记录、工作环境照片等,证明职业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性。 -
向监管部门举报
若企业拒绝配合,可向当地卫生健康委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强制企业履行责任。 -
法律诉讼与赔偿主张
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索赔,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等,律师建议尽早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提高胜诉概率。
最新政策动向:国家加大职业病未按处罚监管力度
2023年以来,多地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项检查,严查企业瞒报漏报行为,某省近期对违规企业开出高额罚单,并列入信用黑名单,部分省市试点“职业健康管家”服务,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减少职业病纠纷。
总结与实用建议:如何避免职业病未按处罚风险?
- 企业层面:依法提供防护设备,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及时申报职业病案例。
- 劳动者层面:提高法律意识,留存工作证据,遇企业推诿时果断维权。
- 社会监督:鼓励媒体曝光典型案例,推动政府加强执法力度。
参考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各地人社局公示案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职业病未按处罚问题亟待解决,唯有企业合规、工人懂法、监管严格,才能构建更安全的职业环境。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