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属于化学因素的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化学因素包括: 汞及其化合物:汞蒸气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化合物则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被吸收。汞在体内主要积聚在肾脏,但也可分布至全身各器官。汞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肾脏损害,严重时可能引发汞中毒性脑病。
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如铅、苯、氯、汞等有毒气体或蒸气;以及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和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中的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以及噪声、振动和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属于化学因素的有:汞及其化合物: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其化合物则以粉尘态红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可分布全身各器官,以肾脏含量为最高。汞蒸气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损害。严重时可引起汞中毒性脑病。
-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涉及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和振动;非电离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以及电离辐射,例如X射线。
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化学因素:包括铅、汞、锰、镉、磷、砷及其化合物等;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物理因素:包括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噪声危害等。
法律主观: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做电镀四年,现在全身是毛病,能算职业病吗
复查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进行职业病的诊断。在准备进行职业病诊断时,您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您接触的重金属种类,所从事的具体电镀工作内容,以及您在过去几年中的职业历史。同时,您还需要了解自己以往是否进行过类似的体检,以及体检的具体结果。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应先申请职业病鉴定,若属于职业病的,则应当属于工伤。若不属于职业病的,则不属于工伤。
这个需要进行职业病的诊断。一般电镀来说会有“铬鼻病”这样的职业病。看你镀的是哪种金属。你可以去职业病体检医院,或者疾控中心,告诉一声你接触的物质,然后他们会给你安排相关的体检,看体检结果是否由接触的危害物质引起的。
会的。以下是 2007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五周年。 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张家港有几十万劳动者在为港城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了给港城广大劳动者提供一个卫生安全的工作环境,张家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慢性肾衰竭本身不属于职业病。国家有一个法定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只有目录范围内的疾病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慢性肾衰竭并不在目录范围内。但是如果慢性肾衰竭是由于中毒原因导致的,比如镉中毒、铅中毒、汞中毒等都有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这时候,这种原发的中毒属于职业病。
一般不会的,我做了6年电镀,见过很多电镀员工,还没听说过得了什么职业病的。现在正规的电镀厂都有安排职业健康体检的。
职业病危害分类一共有几类
1、法律主观:职业病的分类 现有法定的职业病分10大类115种。 粉尘类:矽尘、煤尘、石黑尘、炭墨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各种粉尘。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六类,具体包括: 粉尘:涵盖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以及其他粉尘等。 化学因素:包含铅、汞、锰、镉、磷、砷及其化合物等;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其他职业病包括: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十类,共有数百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解释如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生产中,根据工作场所和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目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共分为十类。
5、法律分析: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10类132种。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6、职业危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物理危害:包括噪音、震动、辐射、高温、低温、电击等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的物理伤害。 化学危害:指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酸碱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消化系统等造成危害。
7、职业病危害因素被细分为六类,共计多种具体类别。这些分类源于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的修订,旨在更清晰地理解职业病产生的原因。粉尘类:包括如矽尘、煤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和其它相关尘埃。 化学因素:涵盖铅、汞、锰、镉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碳、氯气等有害气体和酸碱物质。
镉中毒镉中毒典型事件
自2004年5月起,广东惠州两家电池生产企业的一些员工相继出现了血镉和尿镉升高的情况。截至当年8月3日,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对这1021名职工进行了检测,令人担忧的是,有177名职工镉超标,被列为观察对象,其中还有2人不幸被诊断为镉中毒,确认为职业病。
镉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1930至1960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炼锌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了周围的耕地和水源。2006年3月至4月,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科技学院与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抽查了中港两地市面出售的杨桃,发现51%的镉含量严重超标,引起了广泛关注。
矿石中含有镉金属,洗矿时产生的大量镉废水被直接排入神通川,严重污染了河水。污染的河水灌溉稻田,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使稻米镉含量极高。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大米和饮水,导致慢性镉中毒,痛痛病实际上是慢性镉中毒的典型例子。痛痛病不仅在日本发生,也出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
年至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锌、铅冶炼厂等企业,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导致稻米和饮用水含镉中毒,引发骨痛病,又名痛痛病。从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130名患者,其中81人因病去世。
超标的食品种类包括粮食、水果、食用菌、水产品和动物内脏,表明某些地区的镉污染问题较为普遍。研究指出,植物对镉的毒性临界值通常高于人体的临界值,这意味着即使在植物未显示异常生长的土壤中,镉含量可能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如果[strong]镉职业病标准[/strong]你想知道镉中毒典型症状,可以继续往下看[strong]镉职业病标准[/strong]:食入性急性中毒:经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并有头痛、肌肉疼痛,可因失水而发生虚脱,甚者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吸入性急性中毒:先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脱离接触后上述症状减轻。
大米镉超标对人体的危害 据中毒专家、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移民介绍,镉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重金属之一。1931年发生于日本的集体“痛痛病”,被列为全球十大公害事件之一:富士山上的重工业厂把含有镉的工业废水排到农田,造成附近居民莫名出现全身疼痛的症状。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1、化学毒物危害:焦化过程中产生[strong]镉职业病标准[/strong]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造血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职业病。物理因素危害:高温、噪声和振动是焦化厂常见的物理危害因素。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中暑,而噪声和振动则可能损伤员工的听觉和神经系统。
2、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如铅、苯、氯、汞等有毒气体或蒸气[strong]镉职业病标准[/strong];以及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和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中的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strong]镉职业病标准[/strong];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以及噪声、振动和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物理性危害:这类因素主要指工作环境中对员工健康产生影响的物理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辐射、电离辐射等。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条件下可能导致职业病,如热射病、听力损失、肌肉骨骼疾病等。 化学性危害:包括有害化学物质,如粉尘、有毒气体、蒸气、雾、烟尘等。
4、物理性危害:这类因素主要指工作环境中对员工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物理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辐射等。长时间处于这些条件下可能导致职业病,例如热射病、听力损失和肌肉骨骼疾病等。化学性危害:包括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粉尘、有毒气体、蒸气、雾、烟尘等。
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可能产生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的;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
6、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化学性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和毒物。例如,长期接触高浓度二氧化硅可引发尘肺病,而毒物则可能导致急慢性职业中毒。物理性因素:包括不良气象条件和辐射。这些因素可能引发中暑、冻伤或增加疾病风险。
职业危害因素分为那几类
1、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涵盖异常气象条件、气压变化、噪声、振动、非电离和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例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2、法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安全和作业等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具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包括生产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有关生活方式;卫生服务质量。
3、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能够导致职业病的毒物、粉尘、物理因素、放射(可以参照国家的标准,如GBZ1-2007)和工作环境导致的如疲劳、视力下降等职业病; 非职业病危害因素就是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4、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化学因素 职业危害中的化学因素主要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遇到的各类化学物质,包括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等。这些物质可能导致员工的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甚至影响到生育能力。例如,长时间在有毒物质的环境中工作,可能引发职业中毒。
5、职业危害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首先,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如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这些都可能对工人健康造成威胁。
6、【答案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职业病尘肺赔偿标准
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
一期尘肺病赔偿标准如下: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如劳动关系终止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尘肺病工伤赔付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护理费、停工留薪待遇、伤残补助和伤残津贴等。具体赔付金额依据工伤等级、地区差异以及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医疗费:尘肺病患者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药品费用等。具体金额根据医疗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来确定。
法律分析:职业病尘肺的赔偿标准如下:尘肺职业病赔偿标准根据鉴定情况来决定,鉴定为职业病才能获得赔偿;先进行职业病鉴定,只有鉴定为职业病才能获得赔偿。赔偿数额要根据伤残标准来定。
尘肺7级赔偿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11种疾病不允许辞退是什么?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白细胞异常增长的疾病,如果患者在治疗时不得不缺勤,公司应该做到一定的宽容和理解,为员工提供支持和帮助。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一组由于某一种细胞恶性增生所引起的疾病,也是我们所说的癌症。这种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放化疗,而这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十一种疾病不允许辞退员工在医疗期内,单位是不能辞退该员工的,除非员工违反规定的相关内容。否则单位是需要支付员工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的。如果员工医疗期结束,那么单位是可以以员工疾病无法胜任工作而辞退该员工,但是单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
员工在医疗期内,无论所患何种疾病,用人单位均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结束后,对于某些难以治愈且经鉴定为一至四级的疾病,员工将退出工作岗位,劳动关系终止,并依据相关规定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而对于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疾病,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需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在规定医疗期内,职工患任何病企业都不能辞退。医疗期是法律规定的,员工可以在这生病住院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 企业职工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比如工资可以支付70%,而一但超过医疗期,就不能享受这些待遇了。
含6克/分升)者;患者全胃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或小肠切除3/4;有慢性重度肝功能损害;出现不可逆转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期。要是劳动者被企业以病退而辞退了,但又没有给相应的赔偿的话,劳动者完全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争取相关权益的。当然这些条件都要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才行,不是自己判断和决定的。
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劳动法的规定是四种情况,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是六种情况。劳动法提升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2种情况,一从事触及职业病危害作业员工未做转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是疑似职业病患者在确诊或是密切接触阶段的;二是在本单位连续运行满十五年,且距退休年龄不够五年的。
职业病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工伤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具体如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对于十级伤残,伤残补助金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在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法律主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既然已经确认是十级工伤,那你可以享受七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解除劳动关系的话,还有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这两项有地区差别,在这里就不误导你了。但总的说来,十级工伤,一般赔付标准在5万---6万元之间。
十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残疾赔偿金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医疗费实报实销,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通常情况下,十级工伤的赔偿金大约在5到7万元之间。对于十级工伤,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 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医疗项目、药品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 住院伙食补助费:通常为公务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十级工伤伤残待遇主要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来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6个月。当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将根据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相应的补助金。
十级人身损害赔偿获得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赔偿费用。工伤10级伤残的,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外卖员十级伤残一共赔偿多少具体如下:十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为7个月本人 工资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