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铬酸雾?
铬酸雾是一种由铬酸(六价铬化合物)挥发形成的酸性气溶胶,常见于电镀、金属加工、化工等行业,长期接触铬酸雾可能导致严重的职业病,如铬中毒、鼻中隔穿孔、皮肤溃疡,甚至增加肺癌风险,铬酸雾职业病的防护至关重要。
铬酸雾职业病的危害与症状
铬酸雾职业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皮肤和全身健康上,短期暴露可引发眼睛刺痛、喉咙不适、咳嗽等症状;长期接触则可能导致:
- 鼻中隔穿孔:常见于铬电镀工人,初期表现为鼻黏膜溃疡、出血,最终可能穿孔。
- 皮肤损害:铬酸雾接触皮肤可导致皮炎、溃疡,甚至慢性铬疮。
- 呼吸系统疾病:六价铬具有强致癌性,长期吸入可能诱发肺癌。
根据最新职业健康研究数据,我国职业性铬中毒病例仍时有发生,加强防护刻不容缓。
铬酸雾职业病防护措施
针对铬酸雾职业病的防护,需从源头、过程和个人防护三方面着手:
- 工程控制:优化生产工艺,采用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接触,安装通风排毒系统降低空气中铬酸雾浓度。
- 个人防护: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如N95或更高级别)、防护手套、护目镜及防酸工作服。
- 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重点关注呼吸系统、鼻腔及皮肤状况,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铬酸雾职业病最新政策与行业动态
国家卫健委修订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一步强化了对铬化合物职业病的监管,多地职业卫生监督机构也加大了对电镀、化工企业的检查力度,确保企业落实防护措施,企业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保障工人权益。
总结与实用建议
铬酸雾职业病危害深远,但通过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风险,建议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 严格遵守职业安全操作规程,减少直接接触铬酸雾。
✅ 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并定期更换,确保防护效果。
✅ 积极参与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关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如发现违规情况可向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举报。
更多权威信息可参考国家卫健委官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各省市职业健康平台,健康无小事,防护需重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