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是一种什么物质?致命率多少?
剧毒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15mg/kg体重。铊中毒的典型症状有:毛发脱落、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伤等。铊中毒者的手甲上通常都留有米氏线。
铊是一种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微量存在的元素,主要分布于锌矿、铅锌矿和铜矿中。在采矿和金属提炼行业中,工人可能会接触到铊。铊的化合物多种多样,包括硫酸铊、硝酸铊等,它们都是极具毒性的化学物质。铊无色无味,很难被普通人获取,但其毒性极强。
柠檬汁中不含铊元素。铊是一种剧毒金属,青白色,属缓发性剧毒物品,致死量大约为1克,进入人体后会有3至7日的潜伏期。铊是自然界中较为稀少但普遍存在的元素,其毒性高于铅和汞,属高毒类,且具有蓄积性。人体一次性摄入0.5-1克便足以致命。
铊是一种罕见但广泛分布的金属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铊的毒性超过铅和汞,属高度毒性物质,人体一次摄入0.5至1克便足以致命。铊主要与钾和铷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用于工业生产。在制造鞭炮的过程中,由于铊的使用,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常被污染,导致中毒事件。
铊元素是一种淡黄色的结晶体,通常与金元素一同存在于自然界中。尽管它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但铊元素具有强烈的放射性,这主要由于它存在多种同位素。铊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阻断人体对钾元素的吸收。钾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一旦钾的吸收受到影响,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构成法定职业病的要素
构成职业病的四个要件如下:患病主体:患病者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中从事劳动的职业病患者。职业活动相关性:职业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意味着疾病与劳动者的职业行为有直接关联。
职业病须符合以下四个要素: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疾病;患者必须是劳动人群;患病时间需发生在他们进行本职工作期间;病因必须是由于接触粉尘、放射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造成的。如下所示。
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构成职业病的四要素:(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主体条件: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即用工单位聘请的劳动者。这明确了职业病认定的适用人群范围。职业相关性:所患疾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味着该疾病与工作有直接关联,非职业活动期间产生的疾病不在此列。
其次,疾病必须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也就是说,疾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是界定职业病的关键要素之一。第三,疾病必须是由于接触特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的。这些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等。只有符合这一条件,才能将疾病与职业病联系起来。
法定职业病的界定需符合以下条件:存在劳动关系:患病者应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即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用工关系。职业活动中产生:疾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非职业活动中产生的疾病不属于法定职业病范畴。
铊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神经毒性:铊可以损伤神经系统并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肌肉无力、手脚麻木、抽搐、昏迷等症状。 皮肤刺激:若铊污染物接触皮肤,会引起皮肤剧烈刺激,表现为皮肤红斑、水泡、渗液等症状。 呼吸道毒性:铊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铊是一种具有严重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包括: 神经系统损害:铊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精神紊乱、头晕、共济失调、肌肉无力、震颤、抽搐和昏迷等症状。 消化系统损害:铊摄入后可能在消化系统器官中沉积,引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和腹泻等症状。
铊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对人体肝肾都有损害作用,吸入或口服都会引起中毒,也可以经皮肤吸收中毒。铊元素对人体的危害:消化道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脱发。严重者可表现为永久性脱发,皮肤表面出现皮疹。眼部损伤。表现为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铊的主要危害: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铊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接触或摄入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眩晕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对环境的污染。
铊金属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跟随局部环境会进入人们的生活链,危害人类。
什么是金属烟热
1、金属烟热是一种因吸入新生的金属氧化物烟尘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体温骤起、白血细胞增高等。这种疾病是焊工在工作中焊接铜、锌等有色金属产生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
2、金属烟热是因吸入新生的金属氧化物烟所引起的典型性骤起体温升高和血液白细胞数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群体发病时,由于较易获得金属烟尘接触史,不易造成误诊;当出现散发病例时,接诊医师往往忽略其职业接触史,由于其症状与体征与疟疾、感冒、急性气管炎等疾病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3、电焊烟热, 电焊烟热也称焊工热,是金属烟热的一种,一般发生在密闭、通风不良的作业条件下,由吸入金属氧化物地所致的以骤起体温升高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常在接触金属氧化物烟后6一12小时。
4、金属烟热:吸入大量铜尘或铜烟后,可能出现寒颤、发热、多汗、口渴、乏力和肌肉酸痛。症状通常在数小时至一天内消退。 硫酸铜治疗磷灼伤引起中毒:使用5%硫酸铜长时间浸泡黄磷灼伤创面可能导致急性铜中毒,表现为溶血、急性肾功衰竭,以及呕吐物及粪便呈铜绿色。
5、电焊烟热也称焊工热,是金属烟热的一种,由吸入金属氧化物地所致的以骤起体温升高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常在接触金属氧化物烟后6一12小时[8]起发病,有头晕、乏力、胸闷、气急、肌肉关节酸痛,以后发热,白细胞增多,重者有畏寒、寒颤。
6、多为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作业,吸入过多的金属氧化物烟尘所致,以氧化锌烟雾引起者最多见,锡、银、铁、镉、铅、砷、锑、铍、镁、铊或锰等氧化物烟雾亦可引起本病。其它的你可以去中国职业病网看,上面有很多职业病相关的知识。
7、是利用焊条通过电弧高温融化金属部件需要连接的地方而实现的一种焊接操作。电焊工作原理是 通过常用的220V或380V电压,通过电焊机里的变压器降低电压,增强电流,并使电能产生巨大的电弧热量融化焊条和钢铁,而焊条熔融使钢铁之间的融合性更高。
清华女生铊中毒是怎么回事?
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医生在回信中指出“疑似铊中毒[strong]砣中毒属于什么职业病[/strong],认为根据头发脱落、胃肠道问题和神经问题等症状几乎可以确诊”。由于当时中国互联网不发达[strong]砣中毒属于什么职业病[/strong],海外UCLA的Dr. Xin Li 在UCLA的服务器上。
通过网络向世界顶级医疗专家求助,他们最终将朱令的病症确定为铊中毒。朱令的父母收集了相关样本进行鉴定,证实了她两次都是铊中毒,而且第二次中毒导致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智力下降,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警方立案调查,最终指向了朱令的室友孙维。
为朱令进行铊检测和远程诊断的医生认为她是被蓄意投毒。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医生指出,如果不是朱令在工作中使用铊,那么她可能遭遇了故意投毒。北京职业病防治所的陈震阳判断,朱令遭受了两次铊盐中毒,其中第二次是致命的大剂量中毒,并认为有人实施了投毒行为。
在1992年,清华大学化学系迎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生——朱令。然而,她的生活轨迹在1994年到1995年间发生了剧变。朱令遭受了致命的铊中毒,从此陷入瘫痪,命运的挑战使她的人生陷入了无尽的黑暗。父母的悲痛与无助,犹如一道刺眼的光,照亮了这个悬而未决的案件——清华投毒案。
一起是1994年发生在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事件。当年11月,一名92级女生朱令出现离奇的中毒症状,最初表现为腹痛和厌食,随后胃部不适,头发开始脱落,数日内全部掉光。在同仁医院治疗后症状并未缓解,病情愈发严重,双腿疼痛,头晕目眩。
案件背景[strong]砣中毒属于什么职业病[/strong]:涉及清华大学化学系学生朱令,在1994年开始莫名掉头发和身体剧痛。案件经过:朱令头发迅速掉光,医院诊断为“铊中毒”。因朱令平常接触不到铊,警方认为她是被投毒。案件现状:朱令的舍友孙某曾被作为嫌疑人带走调查,但因证据不足被释放。案件陷入僵局,成为悬案。
医生对朱令进行了各种病因检测,可始终一点头绪都没有,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朱令的高中同学贝志城、蔡全清等人将这种病症翻译为英文,用互联网的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发出求救信,没几天就收到了将近3000封回信,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都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
朱令的个人资料简介
1、朱令个人资料简介如下:朱令(1973年11月24日—2023年12月22日),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于1994年出现全身瘫痪、脑神经受损等铊中毒症状,并造成终身伤害。朱令的室友孙某有重大嫌疑,警方也曾锁定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但最终此案不了了之。
2、朱令是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1973年11月,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承之,母亲朱明新,她还有一个姐姐叫吴今。朱令多才多艺,自小便学习钢琴、古琴,1992年,朱令考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并成为校民乐队的主力队员。此外,她还是游泳高手,曾经在清华的校运动会上多次得到名次。
3、朱令,女,汉族,1973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江苏省太仓市,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生。朱令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并代表中国参加过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她不仅学术成就突出,还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展现了全面发展的素质。
4、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朱令于1994年摄入被投毒的铊盐而中毒,出现多起多脏器衰竭等严重症状,并因此导致终身残疾。朱令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很有修养。她自小学习钢琴和古琴,非常聪明努力,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在1992年的高考中,朱令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学系。
5、朱令的父母都是高级工程师,均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朱令的父亲朱明新是北京人,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曾参与国家地震局的地震预测研究。朱明新先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数学和地震预测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