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职业病是指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者从事特定工种、岗位而导致的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定义,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接触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从事特定工种、岗位而导致的疾病。
2、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尘肺病是一种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矿工、建筑工人、陶瓷工人、石材工人、煤炭工人等长期接触粉尘的职业人群中。长期吸入粉尘会使肺部的纤毛受到损伤,导致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肺功能障碍和呼吸困难。
4、《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患有的疾病。
5、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6、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对职业病的预防都有明确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
7、但在法律意义上,职业病具有一定的范围,通常指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属于行政法规吗
不是。经2001年10月27日九届《职业病防治法》得知《职业病防治法》是法律,不是行规,也不是规章,更不属于行政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法律:根本法:《宪法》明确公民劳动权利义务,强调国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等内容。
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职业病防治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实施的一个法律,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只是卫生部出台的一个部门规章,法律地位与法律效力前者比后者高得多,管理的范畴也是前者比后者大得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法律分析: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详细内容如下。
员工离职时要求进行职业病检查合理吗
员工离职时要求进行职业病检查是合理的。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卫生保护权利。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strong]职业病的法律概念[/strong],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公司有责任在他们离职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这项规定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准确[strong]职业病的法律概念[/strong]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凡涉及职业病危害行业的劳动者在离职前提交健康报告。对于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用人单位有必要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的要求展开上岗前、在职期间及离任后的健康检查,并需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通报检查结果。此项体检的费用应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因此,员工离职时的体检并非自愿放弃,而是必须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离职需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在这一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员工进行离职体检。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十二条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前,应当进行职业病检查。
这是合理的。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对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的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检查,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但在实践中,离职体检的比例和人数都非常低。职工不知情、单位不执行和有意阻挠,是离职体检难落实的主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什么时候实施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strong]职业病的法律概念[/strong],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对职业病[strong]职业病的法律概念[/strong]的预防、诊断、治疗、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3、年10月27日。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正规化、全面化。
4、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提出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52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病防病防治宣传资料】
1、设计阶段考虑卫生标准:采用无毒材料,设置隔离和通风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佩戴防尘服、防护眼镜、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水泥生产中的危害与预防:主要危害:粉尘,可能导致矽肺等疾病。预防措施:遵循“八字防尘”原则,定期体检。
2、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内容: 职业病防治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必须确保工作环境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尊重生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同时也是维护其职业健康权利的体现。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职业病,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避免职业病伤害。
3、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依法行事,关爱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以职业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4月25日至5月1日)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4、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5、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为有效预防职业病,必须加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创造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6、年的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将于4月25日至5月1日举行,这是第22届活动,主题聚焦于“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本次活动将通过一系列宣传标语和视频,提升公众对职业健康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7、《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标语篇2 (一)防粉尘,戴口罩。(二)工作健康和谐。(三)保护劳动者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四)保护劳动者健康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五)用人单位是防治职业病的第一责任人。(六)防治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七)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杜绝不安全的操作行为。
法律对用人单位用于职业病防治资金和费用有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费用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将其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第五十八条 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法律主观: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业病只有达到伤残等级的,才会给予伤残补助金。按《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规定,双耳听力损失≥26dB,或一耳≥56dB达到十级伤残(最低等级)。对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的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补偿。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进行职业病鉴定的,其所花费用都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病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以下是详细的解释:法律规定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的明确规定,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有责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