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哪些企业要做职业卫生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才是国家强制要求要做的(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是在企业无法完成预评价和控制评价的基础上(主要因为老厂房或自行设计厂房无法提供三同时),出现的一种折中或缓冲的评价项目。现状评价一次管三年,但每年还必须做一次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就必须要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这些企业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评价资质:甲级评价机构
主要业务: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建设项目职业病检测与评价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周期是多长时间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每年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为每年一次,职业病危害状况评价周期为三年。平时定期检查、评价的结果应当保存在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档案中,由从业人员公布,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
评价结果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劳动者公开。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具体的检测周期还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环境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来确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一般由谁来做
一般有鉴定机构出,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患有职业病,那么必须到指定的机构出,而且这个机构必须取得国家有关资格,才能出具这样的报告。因为这样的报告是可以用来作为证据使用的,所以说一般都是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
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一般由专业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者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来完成。
2. 原因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此外,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完成还需要与企业相关部门、职业卫生监督机构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分类有哪三类
职业病危害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化学因素评价:评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对工人健康的危害程度,如有毒物质、有害气体、粉尘、溶剂等。
2. 物理因素评价:评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物理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影响,如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高湿度等。
3. 生物因素评价:评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生物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影响,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4. 人工作业评价:评估工人进行特定工种或职业过程的危害程度,如高空作业、有害接触、物体打击、体力劳动等。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