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共有多少种
1、法律分析: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10类132种。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共有135种职业病。这个目录是在2024年12月16日由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明确规定的,并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新版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其中包括新增的2个职业病类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十类,共计132种。
4、为了具体界定和分类这些职业病,卫生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了《职业病目录》。该目录将职业病细分为十类,共计115种疾病。
5、根据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的种类已调整至132种,其中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了18种疾病。这些疾病仍然被划分为10个类别。法律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
工伤类别分为几种
1、- 身体伤害:包括在工作场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导致的身体损伤,如摔倒、切割、烧伤等。- 交通事故:在工作期间或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车辆事故,如工作途中的交通事故。 职业病类别:- 尘肺病:由于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工伤。
2、【答案】:(1)按照损伤程度划分,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类。轻伤:休息1~104天的失能伤害;重伤:休息105天以上的失能伤害。
3、法律主观:企业职工的工伤事故可分为下列类别:按照损伤程度划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种;根据损伤原因划分为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等20种工伤事故;其他分类。
4、法律主观:工伤事故的类型包括:(1) 根据损伤原因划分:工伤事故按伤害类别分为20种,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等。 (2) 按照损伤程度划分: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类。 (3) 按照伤残级别划分:共分为1-10级,1级最严重,10级最轻。伤残等级的鉴定和赔偿标准各不相同。
5、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主要是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提供的一种保障。
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的等级分级
1、九级:器官部分损伤,形态异常,功能障碍轻微,无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十级:器官部分损伤,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2、五级至十级则表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大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伴有较重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需要一般医疗依赖;七级至八级,功能障碍轻度,部分器官缺损,生活自理,医疗依赖一般;九级和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功能障碍轻微,无医疗依赖,生活自理。
3、二级与三级,分别代表重度损伤。二级伤残可能包括重度智能障碍、三肢瘫/偏瘫/截瘫,伴有严重的感觉或语言障碍,大面积瘢痕、毁容,关节活动受限,以及低视力或吞咽困难等。三级则涉及精神病性症状、双足全瘫,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大面积器官切除。
4、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护理依赖是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者,这是评残标准分级必须有的内容。该“标准”的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1)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动。
5、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一共有十级,最重是一级,最轻是十级。根据国家相应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工工伤致残劳动能力鉴定原则和分级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多少种
. 其他职业病:有金属烟热、滑囊炎等3种 。
我国法律认定的职业病可分为十大类别,共计132种。以下为各类别的详细解释: 尘肺病类:尘肺病是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是我国职业病中的常见类型。具体疾病包括矽肺、石棉肺等,共计十余种。 职业性放射病类:职业性放射病是由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疾病。
我国法定职业病分为十大类,共计132种。具体分类如下: 尘肺病类:尘肺病是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包括矽肺、石棉肺等十余种。 职业性放射病:这类疾病是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发的,如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我国法定职业病共有十大类132种。具体解释如下:尘肺病类 尘肺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导致的肺部疾病。这类职业病共有十余种,如矽肺、石棉肺等。职业性放射病 职业性放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导致的疾病。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类包括十大类,具体为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以及其他职业病,共计132种。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法定职业病共分为十大类,包括:尘肺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病、职业性肌肉骨骼病、职业性精神病、职业性放射病、职业性传染病和其他。这些类别下还包括着数值众多的132种疾病。
工伤都包括什么病
如果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到暴力攻击或其他意外伤害,这种情况也应被认定为工伤。患职业病: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接触某种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果员工被诊断出患有职业病,且该职业病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有直接关联,那么也应被认定为工伤。
工伤职业病的类型有尘肺、职业性放射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等其他职业病。
- 尘肺病:由于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工伤。- 职业中毒:因长期接触有毒物质而导致中毒的工伤,如接触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 职业性损伤或疾病类别:- 工作性创伤:包括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损伤,如手臂重复劳动导致的损伤。
患职业病:员工因长期接触某种职业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等,也属于工伤范畴。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员工在因工外出期间,无论是因工作原因直接受伤还是发生事故后下落不明,都应认定为工伤。
如果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或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伤害,这也应被认定为工伤。职工患职业病:职业病是指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确认为职业病的,应认定为工伤。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