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全称
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
建立推行EHS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改进我们工作场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它的推行和实施,对增强工厂的凝聚力,完善工厂的内部管理,提升工厂形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EHS管理体系是企业对其全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原则与意图的声明,体现了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的总方向和基本承诺。因此可以说EHS管理体系是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一个总承诺。
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这是从欧美企业引进的管理体系,在国外也被称为HSE。EHS是指健康、安全与环境一体化的管理。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体系相比,EHS管理体系增加了安全的内容。EHS管理体系建立起一种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环境和职业病隐患,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环境污染和职业病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业绩的管理方法。EHS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
职业病隐患排查类型包括
(1)化学性因素。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有机粉尘等。作业人员长期在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条件下作业,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发生尘肺病。粉尘中的主要危害化学因素为游离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生产性毒物,如生产性化学毒物可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作业人员可能接触到的生产性毒物类型很多,取决于实际生产条件。
(2)物理性因素。
不良的气象条件:生产场所的气温、气湿、气流及热辐射构成了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在强烈热辐射、高气温、气湿等不良气象条件下作业,可能引起中暑。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不仅会引起冻伤,还会增加感冒等的发病率。
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应当怎么办
1 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
2 职业病危害隐患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行动。
首先,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或上级领导,以便得到支持和指导。
其次,应当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危害的来源和程度。
然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最后,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 职业病危害隐患的处理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也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通过及时处理和解决职业病危害隐患,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企业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应当及时采取行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有哪些内容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