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
1、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1年,职业病防治所按照中心“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和省市各项业务工作计划,加强学习,科学管理,理顺职能,规范业务,努力加大监督力度,明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方向,重点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促进经济创收再上新台阶。在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所同志团结一致,热情服务,克服困难,开拓进取。
2、我乡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明确企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法定责任,督促企业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指导企业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帮助企业建立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3、为做好职业卫生管理,保障我县职业卫生安全,进一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根据市卫生局部署安排,我县于20xx年5月2日至5月9日开展了20xx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了人民群众职业卫生安全意识,保障了劳动者健康权益。
4、为了加大职业病防治工作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水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我所对合阳县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
5、卫生系统工作总结范文如下,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不断加强卫生行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推动各项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及档案制度:各部门需在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建立并妥善保管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及相关档案。这些档案有助于追踪和管理职业卫生状况,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建设项目必须遵循“三同时”审查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查认可、控制效果评价及验收认可等程序,确保新建项目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风险。为了降低职业病风险,企业应对产生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等。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卫生责任制度 这是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基础,明确了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内容要求: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涵盖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以及职业病诊疗等相关个人健康资料。
职业病危害申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流程: 用人单位登录申报系服务平台中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strong]重点职业病监测上报[/strong], 已进行初次申报过的仍用原账户和密码登入进行变更申报[strong]重点职业病监测上报[/strong], 如忘记账户密码可通过系统主页右边的“忘记账户密码” 项进行登入[strong]重点职业病监测上报[/strong]; 初次申报的用户在线注册后进行初次申报。
法律分析:职业危害申报给当地的卫生部门[strong]重点职业病监测上报[/strong],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依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有义务按规定进行申报。申报时,需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卫生行政部门会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法律分析:是的,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四十六条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 (一)病人的职业史[strong]重点职业病监测上报[/strong]; (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三)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如实申报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若违反规定,就会面临相应处罚。
系统概述: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是针对企业或机构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而设计的。 它提供一个集中、规范的平台,用以报告、监控和管理与职业病相关的风险因素。 主要功能: 企业信息录入:录入企业的基本信息及工作环境数据。 危害因素申报:报告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
申报范围:规定了哪些单位和个人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一般包括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医疗机构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和岗位。 申报方式:确定了职业病危害申报的方式和途径,一般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提交申报材料,包括填写申报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等。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