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位网友向职业病网咨询“听力出现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看来咨询听力职业病的还比较多,本文就以问答形式说说听力高频损失(下降)相关的问题吧,以便大家更好地找到答案。
听力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
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噪声聋的早期表现,或者叫先兆,但并不能诊断为职业病。这时,大部分劳动者并不能感觉到听力受损,因为我们最常使用的是语频。当高频损失比较明显,又继续接触噪声,则后续会出现语频下降,当语频损失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被诊断为职业病。
什么是高频和语频?
在纯音听力测试时,会测试受试人员各个频率的听阈(听阈,即能听到的最低声音的分贝限制)。这些频率可简单分为高频和语频,语频是指500Hz、1000Hz、2000Hz;高频指3000Hz、4000Hz、6000Hz。
出现语频损失,就能诊断为职业病噪声聋吗?
不是的。语频损失还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传导性耳聋(发生于外耳、中耳及迷路骨性包裹的耳聋)。噪声聋是感音性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是渐进性发展的,突然听力下降或耳聋不属于噪声聋范畴(可考虑职业病爆震聋),且早期以高频下降为主,可逐渐累计语频;语频平均损失25分贝以上的,可诊断为噪声聋。
根据我国噪声聋职业病诊断标准,语频听力损失大于高频的,不能诊断为噪声聋(原因:不符合噪声聋发病特点)。
此外,噪声聋诊断还要满足连续3年以上8小时等效声级在85分贝以上的职业接触史等条件,不能简单地以语频损失程度作为噪声聋诊断分级的标准。
听力高频损失,有赔偿吗?
被确诊为职业病的,可以按工伤标准获得相应的赔偿;单纯的听力高频损失,不能诊断为职业病的,我国暂无法律支持赔偿。
听力高频损失,对职业有影响吗?
有一定影响。听力高频损失不严重的,可继续噪声工作(但笔者不建议,因为继续噪声作业,高频损失会加重)。
双耳高频平均损失40分贝以上的,不能入职噪声作业,因为按照入职职业健康体检的规定(GBZ188)是职业禁忌证,;已在噪声岗位工作的,为保护劳动者就业权,可继续噪声作业。注意:职业禁忌证暂无法律支持赔偿。
噪声作业1年内,高频中任一耳、任一频率损失在65分贝及其以上的,根据在岗职业健康检查要求(GBZ188)应调离噪声岗位。
因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可恢复吗?
因听力使用过度/疲劳造成的短暂性听力损失可恢复,这也是通常噪声体检要求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以上的原因,以便检测出劳动者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情况。
除上述短暂性听力损失经休息可自然恢复,余下的噪声所致听力损失不可逆,即不可恢复。但只要离开噪声环境,听力损失不会继续发展加重,维持原有损失状态。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想和笔者交流探讨,请加微信17726603325,也可加入本站的微信群,备注工作岗位即可。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游客 2020-06-17 01:4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