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5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20%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缺钙引起的,而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常被忽视。
骨质疏松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普通型,好发于绝经后的女性;二、继发型,多伴随于甲亢等代谢性疾病发生;三、非典型骨质疏松,由长期缺钙、营养不良、不活动等原因造成;四、药源型,由不良用药引起的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所致。前三种应根据病情服药或补钙,最后一类应针对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处理。
引起骨质疏松的常见药物主要有以下三类:
激素。使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期间,如果出现难以解释、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关节活动受限,且与气候无关,应考虑发生了骨质疏松。这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逐步减量、停用激素,或改用其他药物。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但过量用甲状腺激素会造成人体内的钙磷失衡,引起骨骼脱钙、骨吸收增加,进而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应遵医嘱适量使用甲状腺激素,骨质疏松患者使用时更应关注骨质疏松的潜在危险,建议咨询医生后联合补充钙和维生素D。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能影响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引起骨质疏松。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应在用药3~4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虽然上述药可能引起骨质疏松,但并不是就不能避免。我们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使用方法来减少引起骨质疏松的几率,比如用激素时不可随意加量或延长疗程,滴激素眼药水后,应按压内眼角1~2分钟,以免通过鼻泪管进入口腔,被全身吸收。
职业病网有更多健康知识,想知道常见药物使用误区吗?想了解如何预防尘肺病吗?请关注职业病网。
更多健康常识请参考阅读:职业病网【常识】栏目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这三类药易致骨质疏松,服药期间应补钙》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可以:
2、在线咨询或者电话咨询。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职业健康体检常见问题与措施
职业健康体检知识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