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毅,授权中国职业病网独家网络发布
从容是一种境界。
从容是心理活动的折射,从容是健康心理的标志。
现代生活,人世复杂,人事纷繁,物欲横流。得闲时,若作壁上观,放眼苍生,不为名而行,不为利而往,不整日忙碌如蚁兼仰首常呼“身心俱累”者,当世能有几人?
生活在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生活在科技与信息时代,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速度风驰电掣,瞬息万变,我们却镇日心存浮躁,离从容愈来愈远。
寻找从容,应该是胜于物欲的课题。
保持从容,应该是智者的明智之举。
失去从容,我们还会剩下什么?
失去从容,许多人依旧可以衣食无忧,昏昏度日。然而,我却愿意失去名失去利,但不愿失去从容。若失去从容,我便会心灰意懒,不思进取,抑或是失魂落魄,惶惶不可终日。
从容是一种境界。人生难得是从容。我一生努力追求从容,尽管几十年中无法时时刻刻地保持从容,但在绝大多数的日子里,均能以从容面对人生、人世与人事,因而也心境自然,身心健康,无病无灾。
从容是一种境界。自然,从容算不上稀罕之物,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心态,但它却是寻常之人最易忽视和难以保持的心态。心理不健全及心病患者,很难有此心态,抑或有,也仅是昙花一现。
从容是一种境界。看似单纯,实则不轻松。一切欲望和杂念,在心灵的天平上比重稍大一丁点儿,从容则会荡然无存。
从容是一种境界。像平静无波的心湖,不为情动、不为色动、不为欲动、不为物动、不为利动、不为权动、不为惑动……时时刻刻可以保持从容,是那些宠辱不惊、生死不惧,不为物欲遮望眼,视名位、富贵如浮云的人。有的人有时会有偶尔的从容,但未必会有长久的从容,因为他根本就不理解从容,更不会进入从容的境界。典型的譬如汪精卫,此人年轻时竟曾有“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颈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非凡从容,不可谓境界不高。但后来——此人为名利为权位等所惑,做不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而投入了小日本的怀抱,做了名缰利锁的奴隶和民族败类,从此便丧失了做人的从容,与从容分道扬镳。类似之例,古今中外,可谓恒河沙数。
从容是一种境界。其实,从容并不神秘,而是世间人人都可修炼达到的一种心理境界。一个人只要时时刻刻保持从容,无论他在对人对事之时,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政治、军事、科技、研究、教育、医学、文化、体育、制造、商贸等等充满竞争与探索的领域,从容,皆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换言之,没有从容,难有业绩、难有成功。
从容,不仅是处世与处事之高招,亦是摄生益寿之良药。从生理上看,时时事事皆以从容处之,就不受七情六欲之强刺激,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功能便不会发生紊乱,如是,诸多疾病便不会萌生。
黄金有价,从容无价。多一分从容,就会少一分疾病。一个身心十分健康的人,大都是时时保持着从容的心态。
现代社会,借助于“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飞轮下高速运转,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加快,面对时时刻刻纷繁复杂的人世与人事,面对时时刻刻孳生的生存与竞争的双重压力,现代人更容易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百病丛生——而这些“病”,目下根本就无医无药可治,中医西医仅能就“病”论“病”,从治标治起,没法治本;而要治本,只能自己依靠自己,自己医治自己的“病”。
因此,要想健康地生存,轻松地活着,就应该时时刻刻地保持从容。以从容对人生、人世与人事,便不会患得患失,则时时处处皆可轻松自如而处之,其结果,于身心善莫大焉。
(作者授权中国职业病网独家网络发布,如转载,应注明“来源:中国职业病网 作者:龚毅”)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职业健康体检常见问题与措施
职业健康体检知识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