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工作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如铅、汞、苯、砷、锰、镉、铊、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无机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有机粉尘如棉尘、大麻、亚麻、烟草、茶叶等,以及混合性粉尘,还有放射性粉尘;
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还有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X射线、Y射线;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糖上的霉菌,以及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不合理
如工作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工作中的精神(心理)过度紧张;
工作强度过大或工作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长时间疲劳用眼引起的视力疲劳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
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措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不全。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职业健康体检常见问题与措施
职业健康体检知识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