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灯饰厂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生产节能灯、栅格灯为主,生产工艺分三部分:铝材加工、节能灯生产及格栅灯生产。
主要的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化学毒物(苯系物、正已烷、铅烟等)。为了解灯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提供依据,我们对某灯饰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1、职业卫生学调查对该厂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情况、卫生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情况等进行调查。
2、采样与检测依据: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
3、统计分析统计超标点、超标率及超标倍数
二、结果
1、基本情况该企业主要生产节能灯,共有职工652人,其中焊接48人,印刷10人、全检擦拭23人,五金加工30人。
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存在粉尘、噪声、化学毒物(苯系物、正已烷、铅烟、甲醇)、紫外光、臭氧、氮氧化物、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最主要粉尘、噪声、苯系物、正已烷、铅烟。
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A、粉尘
全厂共监测粉尘作业点18个,样品数234份,其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总尘超标6个点,超标率为33.3%。
B、化学毒物监测结果
本次对共监测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正已烷、甲醇)作业点16个,样品数270份;铅烟作业点16个,样品数92份。有2个作业点的苯浓度超标,超标率为12.5%;1个作业点的甲苯浓度超标,超标率为6.25%;7个作业点正已烷的浓度超标,超标率为43.75%;其中二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3210mg/m3,超标31.1倍;正已烷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2890mg/m3,超标15.1倍。
C、噪声监测结果
本次共监测噪声作业点43个,774份样品,有24个噪声作业点的强超标,主要是切割、冲压、磨光、弧焊等作业岗位。
4、卫生防护措施
该厂在打磨抛光工序设有抽风除尘系统,但设置的除系统效果较差。
三、讨论
灯饰行业中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系物、正已烷、粉尘、噪声等,针对该灯饰厂职业卫生的现状。
建议企业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①噪声防护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机房内墙安装吸声材料,安装隔声门窗,强振动设备下安装减振基座,以降低下间内部的噪声强度。
②粉尘的防护措施:应合理布置除尘设施及控制风速,控制点的风速应控制在0.5-1.0m2/s(2),对除尘装置进行经常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③毒物的防护措施:遵守以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的原则,尽量选择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品,并在有毒作业作业场所合理设置通风排毒设施。
④加强个人劳动卫生防护。
责编:欧阳凝碧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