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各类化学药品原药在其制造、生产加工等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损害与职业病防护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字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化学药品原药(chemical medicine materials)是指供进一步加工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如抗菌素、内分泌品、基本维生素、磺胺类药物、水杨酸盐、水杨酸酯、葡萄糖和生物碱等原料药,特别注意与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原料相区别,后者为各种微生物、细胞、动物、人源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毒化学物质、噪声、高温、微波等。其中,粉尘及有毒化学物质的危害性较大。有毒化学物质主要有苯、甲醛、丙酮、醋酸乙酯、吡啶、乙酸、三氯甲烷、氨、二甲基甲酰胺和盐酸等。
接触工序:在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均可接触,如原材料的磨碎、配料、混合、制粒、干燥、筛选、包装和成品等。
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机会:主要是因为设备和管道密闭不严、锈蚀渗漏;源自上道工序的材料、检验分析取样及出料、废弃物料排出,清洗或检修设备及管道中残存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污染作业环境。
有毒化学物质可经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生产过程中,原料药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或蒸汽逸出,操作工人接触液态、蒸汽态有毒物质时间较长,所以呼吸道是其主要的吸入途径,其次是经皮肤吸收。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常见职业健康损害
1.噪声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出现耳鸣、失眠、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等自觉症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主要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异常。长期接触噪声,早期常常出现高频听力损失,随后发展至语频听力损失,可导致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2.化学中毒。甩干物料含有盐酸,可能发生化学灼伤事故,主要是眼睛和皮肤损伤。吡啶、氨气等刺激性气体泄漏,吸入高浓度气体可引起中毒性咽喉炎和中毒性肺水肿,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常见预防措施
1.生产工艺改革。不断更新更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使用自动化和密闭化操作;使用低毒或无毒代替高毒或低毒;采用噪声更低的生产设备等。
2.通风排毒。采用局部或整体通风排气,保证作业场所通风良好,可降低化学毒物浓度,从而降低职业病风险。
3.合理布局。高毒与低毒作业区分开,有毒和无毒作业区分开;噪声作业与一般作业分开,减少职业病危害的接触人员和接触时长。噪声源最好隔离封闭,并采取吸声、消声、降噪、减振等措施,降低噪声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
4.个人防护。用人单位应定期发放符合职业病防护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培训接害人员如何使用及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确保接害人员正确佩戴,使个人防护用品充分发挥职业病防护作用。
5.职业健康检查。接害岗位应进行岗前、岗中、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禁忌症者和疑似职业病者妥善处理,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号: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有意加微信群请加微信号17726603325,备注“进职业病网交流群”即可。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