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弄明白锻造企业有哪些职业危害因素,就要先弄清锻造加工作业的整个过程。锻造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切割、加热、锻造、热处理、清理和检验等工序,锻造作业属于中等重体力劳动,锻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高温、热辐射、大气污染、噪声与震动等。
一、高温与热辐射
高温是电热炉炉壁(100~180℃)和加料门(220~260℃),灼热的金属(800~900℃)和工具以及来自曾经放置热金属的地面的辐射热(35℃以上)所造成在通风较差的锻造车间内,炎热季节的气温可升达40~43℃。在大型锻造车间内,有高强度的辐射热(0.8~5千卡/厘米2·分或3.35~20.93千焦/2·焦分或3.35~12.56千焦/厘米2·分),但暴露的时间更长(工作日的85%)。相对湿度通常为15~50%,在夏天气流速度为0.4~1.0米/秒,而在冬天,近门处的气流速度可高达6米/秒。
工人们同时暴露于高温空气和热辐射下,导致热量在体内积累,热量加上代谢的热量,会造成散热失调和病理变化。8小时劳动的排汗量将随小气体环境、体力消耗以及热适应性程度的不同而异一般在1.5~5升之间,或甚至更高。在较小锻造车间或离热源较远处,贝哈二氏热应激指数通常为55~95;但在大型锻造车间,靠近加热炉或落锤机的工作点可能高达150~190,易引起缺盐和热痉挛。
旧式锻炉是敞开式的,温度可达800~900℃,危害较大。现在广泛使用的加热炉,周围是密闭的,但打开炉门投入或取出锻件时热辐射强度亦大,且迅速而过于频繁的变化,可能构成对健康的危害。锻炉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若通风良好,浓度一般不高。
二、噪声和振动
使用各种锻锤时,都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大型锻锤必然会产生低频率噪声和振动,但也可能有一定的高频成分,其声压级在95~115分贝之间。工作人员暴露于锻造振动中,可能造成气质性和功能性失调,会降低工作能力和影响安全。
三、大气污染
工作场所的空气中可能含有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者还含有丙烯醛,其浓度取决于加热炉燃料的种类和所含杂质,以及燃烧效率、气流和通风状况。
四、事故
由于模具和环境条件不完善,或由于操作不安全、组织工作不善,或未曾配备和缺少安全装置及个体防护用品等等原因,锻造作业易发生设备事故和烫伤,以锤打时铁渣飞溅引起的外伤多见。
1.在加工过程中或在调换模具时,落锤机撞锤的突然意外跌落,会造成严重伤害。如用有效的支撑和卡挡块支持撞锤则许多事故可得以防止。带护罩的封闭式踏板也可防止锻床意外的动作。
2.用以移拨灼热锻件的金属工具,可能会突然从模具之间甩出并击中操作者,或锤打时铁渣飞溅引起外伤。在这个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产品,如防护眼罩,可以避免飞出的灼热屑片损伤眼睛;耐热护臂、鞋罩、围裙能防护手臂、腿部免受各种灼伤;安全鞋可保护脚趾不被压伤等等。
锻工常见疾病
从目前的锻工发病情况调查来看,最主要的疾病类别是:慢性风湿病、灼伤、消化不良(肠炎)、呼吸系统失常,以及皮肤炎症等。属于职业性失调的有:由于强烈噪声和振动而造成的听力损失和局部振动所引起的各种失调。
职业防护方法
1.优化车间布置,改善工作条件。加热炉和锻压设备应避免密集在一处,工件流程要合理,成品锻件要搬离车间,如有可能,加工过程应机械化,并进行良好管理。
2.保持良好的通风通气。加热炉应具有良好的风流;炉烟、烟尘以及热空气应排至车间外面。锻造车间应具有有效的全车间通风(设计良好的自然通风一般已可满足)、加热炉要有局部排气系统,高温工作场所应配备冷空气簇射装置,并在门的周围安装风幕。
3.采取隔热措施。辐射热源和空气应采用水帘、反射式或隔热式屏障等进行隔热。应提供隔热的休息室,并装有空气簇射和水喷淋设备。研究表明,在工作情况下,人们在气温为19~24℃、相对湿度为30~50%、气流速度为0.5米/秒左右的锻工车间内可获得热适应能力。为避免过度紧张,有效温度不应超过27℃。
4.降低噪声和振动危害。危险的噪声源应予以封闭或装设吸声板,车间应远离住宅区。为了抑制振动,设备应装在建筑物地基以下的既深又厚实的基础上,并与一切结构部件分开。
5.所有工人在上岗前均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上岗后也要进行定期检查,并为他们提供个体防护用品(特别是听力防护用品),工作节奏应该合理,不要延时作业。
6.工作中提供饮料,以补充因出汗而损失的水分、盐和维生素。
7.车间应具有足够的卫生设施,所有工人应接受良好的安全训练。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行业危害盘点|锻造业的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的相关介绍,如果你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可以立即咨询我们。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