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先简单介绍氯丙烯的用途、危害、职业接触限值、接害人群,然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氯丙烯职业健康检查岗前体检、在岗定期体检、离岗体检的要求(参考GBZ188-2014 5.41),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周期、目标疾病等内容。
一、氯丙烯简介
氯丙烯(107-05-1),又名3-氯丙烯、烯丙基氯,在室温下易于挥发,在防护不周的条件下长期接触后,可引起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慢性中毒。
【用途】氯丙烯是一种有机合成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氯丙烷、丙烯磺酸钠、杀虫双等工业中。
【职业接触限值】氯丙烯,属于化学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GBZ2.1-2019,其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溶度为2mg/m3(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4 mg/m3(PC-STEL),其临界不良健康效应为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肝、肾损害。
二、氯丙烯职业健康检查的目标人群(氯丙烯接触人群)
主要是氯丙烯生产和将氯丙烯作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环氧氯丙烷、丙烯磺酸钠、杀虫双、巴丹等产品的作业人员。他们可能长期接触氯丙烯职业病危害,有发生慢性氯丙烯中毒的风险,需要对他们开展氯丙烯职业健康监护。
三、如何开展氯丙烯职业健康检查
(一)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主要筛查是否有职业禁忌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职业禁忌证:不同危害因素的职业禁忌证有所区别,有某危害因素的职业禁忌证的不能从事接触该危害的作业。举个例子,有噪声职业禁忌证的不能从事噪声作业)。
【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史及其相关症状,如四肢麻木、下肢沉重感、痛触觉减退等。
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
选检项目:肝脾B超、神经-肌电图。
(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1.职业病: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见GBZ 6);2.职业禁忌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补充:职业健康检查不能诊断职业病,只能出具“疑似职业病”结论,职业病诊断需由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当然有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也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和能力,就可以进行职业病诊断。
【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职业接触史及四肢乏力、麻木、酸胀、下肢沉重感、痛触觉减退等症状。
2.体格检查:和岗前体格检查相同,即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
选检项目:神经-肌电图。
【检查周期】1年。
(三)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职业病: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
【检查内容】和在岗检查内容一致。
注意:岗前体检目标疾病无职业病,离岗体检目标疾病无职业禁忌证,在岗体检在三个月内的可视作离岗体检。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关于噪声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能力鉴定等问题的解答
职业病诊断|哪些情况受理后,应终止诊断和撤销诊断结论?
咨询:发现职业禁忌证,可以要求公司赔偿吗?
职业健康监护|接触哪些危害因素需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