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将至,全国各地的气温也在不断上升。炎炎烈日,酷热难耐,这是高温作业人员事故频发的一段时间。所以小编特在此提醒高温作业下的劳动者以及各用人单位,一定要注意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作业的安全进行。
职业性中暑主要是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后,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急性疾病,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
根据国家出台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中暑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当劳动者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心悸、全身乏力等症状时,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出现中暑了。
轻症中暑
除了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心悸、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症状,患者还会表现出面色潮红、脉搏加快,此时患者体温会上升到38.5℃以上。
这个时候,患者应该主动离开高温作业的现场,到空气流通的阴凉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能够饮用降火的清凉饮料或放凉的盐开水。如果患者继续待在高温环境下,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中暑休克的情况。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以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1)热射病又叫做中暑性高热,是几个类型中最严重的一种。热射病会在高温环境中突然起病,患者体温高达4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在大量出汗之后开始又出现无汗的症状,用手触摸会感觉患者皮肤干燥发烫。
(2)热痉挛比较好理解,就是在高温作业导致者出现肌痉挛的症状。这种痉挛症状时而缓解,时而又会发作,常见于四肢肌肉、腰腹肌肉以及小腿腓肠肌(就是常说的小腿肚子)。出现热痉挛的患者体温一般正常,没有明显升高,也不会有意识障碍。
(3)热衰竭一般发生在进行高温高湿作业的年老体弱者身上。热衰竭和热射病一样,发病突然,会出现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轻度脱水的症状,用手触及患者皮肤,有寒凉湿润的感觉,与热射病正好相反。
一旦出现重症中暑,应当立即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可以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患者额头,也可以让患者服用凉好的淡盐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如果患者有意识不清或情况无法缓解,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容易发生中暑的工种及职业禁忌症
1、发生职业性中暑的必须条件是在高温的作业环境下工作。有高温环境的作业工种就包括了夏季露天作业的物流从业人员、户外建筑人员、线路安装人员;存在生产性热源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人员、电池制造业中的熔铸人员、塑料制造业中的注塑成形人员;以及一些糕点烘烤人员、食品原料蒸煮人员和锅炉房人员。
2、高温作业的职业禁忌症包括了Ⅱ期高血压、慢性肾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患有未得到控制的甲亢和大面积皮肤疤痕的劳动者也不宜从事高温作业(企业要严格进行上岗前体检,禁止有相关职业禁忌症的患者从事该项作业)。
防暑小贴士
1、凉水冲手。每工作几个小时,就将手腕放在冷水下冲洗三到五秒,可以起到降温解热的作用;
2、放慢工作节奏。一旦工作比较紧张,人体体温就会上升,这会诱导中暑的发生;
3、防冷热交替。一般高温车间都会有空调休息室,休息室的温度不能太低,一时贪凉可能会导致中暑来得更快;
4、芦荟保湿。早晚将冰凉的芦荟油涂在身体上,既可以保湿,又可以降温,一举两得;
5、温热水冲澡。下班后经常使用比体温稍低的温水泡澡或淋浴,可以减轻工作时暑热的症状。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盛夏来临,严防中暑》的内容,如果你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可以立即咨询我们,也可加入我们网站的QQ群784591071交流探讨。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干货】教你轻松看懂职业病噪声聋!(零基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