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Be)是一种银灰色的轻金属,强度大,耐高温、腐蚀,抗氧化,非磁性,加工时不产生火花。铍及其化合物为高毒物质,主要以粉尘、烟雾、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经破损皮肤吸收,引起局部病变。
一、哪些行业可能会接触铍?
(一)铍的冶炼
铍来源于绿柱石矿,铍的冶炼中还可接触其他各种铍化合物,如硫酸铍、氟化铍等。
(二)制造铍合金
常见者为铍铜及铍铝合金,一般含铍量为2%左右,常用于制造各种精密机械零部件、火箭加强结构材料、飞机复翼材料及宇宙飞船涂层材料等。
(三)原子能工业
作为原子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反射体材料和中子源。
(四)制造耐高温陶瓷
(五)用作X线球管的透光片和光学镜体材料
二、铍病的职业病诊断
铍的粉尘或烟雾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被运送至体内各组织器官,可溶性铍主要沉积于骨骼、肝、脾、肾等,不溶性铍则沉积于肺、支气管及其周围淋巴结。铍主要由肾脏排出,排出量取决于吸入的化合物的溶解度。
铍可引起急性铍病和慢性铍病,其职业病诊断标准为:《GBZ 67-2015 职业性铍病的诊断》
(一)急性铍病的职业病诊断
急性铍病较为少见,一般在大量吸入可溶性铍化合物后3-6小时发病。
诊断原则:根据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铍化合物的职业史,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射线影像学改变,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急性铍病分为轻度、重度两个级别。具体如下:
轻度铍病:短期内吸入大量铍化合物后,出现鼻咽部干痛、剧咳、胸部不适等症状,胸部X射线影像学改变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表现(见GBZ 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重度铍病:短期内吸入大量铍化合物,出现急性支气管肺炎(见GBZ73)或肺水肿症状的。
(二)慢性铍病的职业病诊断
慢性铍病一般在接触较高浓度铍尘5年左右发病,分为轻度和重度两个级别。
诊断原则:根据长期接触铍及其化合物的职业史,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以胸部X射线影像学改变为主要依据,必要时参考其他实验室检查,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在诊断慢性铍病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栗粒性肺结核、肺血吸虫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尘肺、结节病、肺泡癌、肺微石症及非特异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慢性铍病的X射线胸片表现早期圆形小阴影多见,伴有不规则形小阴影。随肺纤维化的逐步加重,不规则形小阴影逐渐增多,为两侧弥漫性分布。
慢性轻度铍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肺组织肉芽肿和轻度肺纤维化,在仅根据X射线胸片改变难以确诊时,可行肺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慢性铍病分级标准具体如下:
轻度铍病:有较长时间铍及其化合物接触史,出现胸闷、咳嗽、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X射线胸片表现有散在分布的圆形和不规则形小阴影,符合肺肉芽肿及轻度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重度铍病:胸闷、胸痛症状明显,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可伴有中度或重度肺通气功能障碍。
三、铍病的处理
(一)急性铍病的处理
应迅速离开现场。清除体表及衣服污染物,轻度病例对症处理,重度病例除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外,视病情需要早期短程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
急性铍病经治疗后,原则上不宜再从事铍作业。重度急性中毒病例治疗后应每半年复查一次胸部X射线胸片,如连续两年无变化,则可按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处理(即经职业体检,无铍职业禁忌证可继续从事铍作业)。
(二)慢性铍病的处理
除对症、支持治疗外,根据病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铍病应调离皱作业及其他粉尘作业,根据劳动能力可安排其他适当工作。
补充:铍引起的皮肤损害(接触性皮炎)请参照GBZ 18-2013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 总则和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进行职业病诊断。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哪些疾病属于职业性化学中毒?
职业病|急性氯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病大揭秘:进厂5年致下肢瘫痪,究竟怎么回事儿?
东莞工人需警惕有机溶剂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