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是一个对普通人来说神秘而陌生的地方。但是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实验室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地方。相比于写字楼里的办公室,实验室是一个危险得多的地方。在实验室里,会产生一种职业病——化学性皮肤灼伤。
实验室也有很多种,比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中的强酸和强碱,对人体就有很大的危害,它会灼伤人的皮肤。在职业病分类目录中,有一种职业病是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皮肤灼伤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直接对皮肤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损伤。因此,强酸和强碱对人的灼伤是属于法定职业病。
浓硫酸有腐蚀性,是因为浓硫酸分子具有极强的脱水性和吸水性。一旦接触到人体表面的组织,会吸走组织内的自由水(其实几乎不发生),并以2:1的比例夺走蛋白质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使组织迅速碳化。
浓碱的腐蚀性,是因为较浓的碱液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与酸烧伤相比,碱烧伤更不容易愈合。而且碱液更容易渗入深层组织,造成二次伤害。误食强酸强碱会对消化道造成损害。
那么劳动者要如何避免强酸强碱的损害呢?使用强酸、强碱、挥发性、危害性的化学物质,务必使用通风橱在密闭或半密闭环境中操作,以减少人体对化学药剂之暴露。
万一发生大量高浓度酸、碱或危害性之化学物质倾倒或泄露时,应先用毛巾擦拭吸收,再用大量清水洗涤,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碱性物质灼伤后冲洗时间应延长。
另外劳动者要迅速移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化学灼伤创面应彻底清创,剪去水疱,清除坏死组织,深度创面应立即或早期进行切(削)痂植皮或延迟植皮。同时有眼、呼吸道损伤或化学物中毒时请专科诊治。
实验产生的高浓度酸、碱等有害物质,应分别回收于废液回收桶中等待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责编:欧阳凝碧)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性传染病—炭疽,这些知识您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