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公布的132种职业病病种中,属于职业性肿瘤的有11种。你知道吗,直到20世纪初,我们才开始进行严格的具有科学性的职业性肿瘤调查研究。至今,经证实可诱发实验动物发生各种肿瘤的职业因素有上千种(补充:对动物有致癌作用对人不一定有)。
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
面对职业性肿瘤,我们如何采取职业卫生措施?职业性肿瘤的有效对策在预防,而预防目前尚无特定措施可以一劳永逸,关键在于综合治理。其主要手段为识别、鉴定、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对接触者定期医学监护、筛检高危人群,并通过法规保证其实施。
确定为可疑致癌的职业性因素,必须要有严格的人群流行病学调研和长期动物实验资料,并经权威机构组织的专家会议评审,肯定为人的致癌因素。
已经肯定的人类职业性致癌因素,还要作定量危害的评定,推算其对社会与人群的危害数量,以作利弊权衡,决定对策。首选的办法为采取代用品,彻底消除该致因素,如不再生产和使用联苯胺;但是,如铬、镍、镉、铍等有重要用途的金属,不可能完全取消者,则应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生产。或双管齐下,取消其大部分,严格控制无法取代的一小部分,如发达国家已基本不用石棉,而代之以各种塑制材料及矿化棉,且在矿棉纤维的长度与直径方面避开最易致癌的参数。
肿瘤有明显的种族、家庭和个体差异,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代谢活化/降解酶的多态性。与国外比较,我国人群肝癌高发而膀胱癌相对低发,前者可能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缺陷(或低下),后者可能与氮-乙酰化酶(NAT)的慢型比例低有关。就业体检筛出多态缺陷型易感者,对此类高危人群,应避免相应致癌物的职业接触,这是当前可推行的一项医疗监护措施,随着医学的进展,对各种职业人群,执业禁忌证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等第二级预防措施,特别是在当前,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措施,应明确规定为职业性致癌因素接触者的预防制度并落实完成。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有意加微信群请加微信号17726603325,备注工作岗位即可。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