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意见》是沈阳市关于安全生产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实施意见》提出五大举措。其中包括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的依法治理;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市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事暴露出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发展迅猛但保障能力弱、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所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必须从体系化建设入手,加快织密安全生产保障网。
安全投入实现多元化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投入。第一,加大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投入。2017年8月,《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被重新修订,扩展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实行了使用审批流程再造,全市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向基层队伍建设、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宣传培训等重点工作倾斜。第二,建立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生产经费可纳入企业成本里面。第三,发展安全产业。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安全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培育和扶持安全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安全技术装备研发生产企业,引导企业集聚发展灾害防治、预测预警、检测监控、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安全文化等技术、装备和服务安全产业。
科技助力织密织紧“安全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安全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产学研协同、多元投资、成果共享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第一,要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第二,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科技强安行动。第三,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建设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完善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功能,构建覆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和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重点监管企业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信息化全市“一张网”。第四,建设城市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一张图”。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区域安全风险“红橙黄蓝”四色空间分布图和隐患实时展示图,对安全风险和隐患实施差异化、可视化动态管理。第五,加强安全生产理论和政策研究。第六,建设安全生产专家咨询队伍。
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安全险”
安全生产工作,单纯依靠企业安全技术能力是完全不够的,要建立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将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列入鼓励创业的指导性目录,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投入机制;要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管理,鼓励中小微企业订单式、协作式购买运用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积极探索“第三方”监理服务机制,引导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对停车、检维修、试生产、动火等高危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理与监护;要建立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推动服务需求和供给资源的共享对接,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公示、信用评定和“黑名单”制度,严肃查处租借资质、违法挂靠、弄虚作假、垄断收费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安全生产志愿者队伍建设。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特别明确提出了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同时提出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企业一旦上了黑名单,相关部门就要采取联动制裁措施,督促其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履行社会责任。
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有效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实施意见》明确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建立完善中小学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职业安全教育体系。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如将安全知识纳入全市义务制教育体系,建立完善中小学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职业安全教育体系;在职业培训机构、技工学校开设相关安全专业课程;强化农民工技能安全培训,将岗位安全知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等纳入就业技能培训内容等。同时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如在主流媒体上开安全生产专栏、专题;持续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建设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等。在舆论监督方面,要求公开曝光问题隐患和典型事故案例,健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建立安全生产“12350”专线市级统一接报、市和区县(市)两级分类处置的举报投诉机制。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