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中暑保障权益不能落空
【让劳动者有底气去维权。】
酷暑时节,各地常发生劳动者中暑情况,但是建筑工、外卖小哥、快递员、清洁工等职业,由于存在劳动关系确认、职业病诊断证明等难题,导致劳动者在患职业性中暑时,难以获得工伤认定。目前,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已厘清职业性中暑,明确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基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场,接下来需要加强执行力度,让劳动者有底气去维权,确保相关制度更好落地。
现实中,部分劳动者发生职业性中暑后,不知道可以申请职业病诊断,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以至于白白错失机会。劳动者出现重症职业性中暑,无法继续工作,或是需住院治疗甚至死亡时,才会想到进行工伤认定,却因维权难度大,无法获得工伤认定,不得已选择与企业“私了”。还有一些劳动者由于无法确认劳动关系或因职业病诊断程序烦琐,不得已选择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为由进行维权。
针对职业性中暑的社会认知度过低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向社会大众普及职业性中暑的概念和认定标准,鼓励和引导劳动者积极维护合法权益。如果在工作期间发生中暑,劳动者要在就诊治疗的时候,保存好相关诊断证据,并同步进行工伤认定流程,以便于依法维权。
目前,灵活就业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均存在劳资双方未签订合同,未缴纳工伤保险,劳动关系难以确定的情况,亦成为阻碍职业性中暑认定的“拦路石”。因此,需要针对灵活就业的行业特点,制定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并在全行业推广落实,在发生职业性中暑维权时,监管部门可以为依据,进行快速判定,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职业性中暑的工伤保障不落空。
来源: 株洲新闻网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