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而员工健康更是企业的生命力。如何更好地全面了解新员工的身体状况,职业健康体检尤为重要。职业健康体检包含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三个环节,是企业全面了解员工是否存在职业病史、动态掌握员工身体状况的最好手段,也是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举措。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整治企业在职业卫生工作方面的责任缺失现象,早前南海区、桂城卫生健康部门对辖区内部分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检查期间,发现3家企业存在职业卫生职责落实不到位,违法安排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等问题,并处以行政处罚。现桂城卫健办就这3宗案例进行通报,以供借鉴警示,各企业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加强职业病防治意识,压实主体责任,积极落实职业卫生相关工作。
案例一
2021年10月14日,南海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对桂城辖区某间金属制品厂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现场检查发现,该厂主要生产家具铰链,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采购原料、零件组装、包装、出货。该厂现场未能出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危害申报相关资料。抽查该厂的相关工作岗位人员,均不能出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执法人员委托广东某检测有限公司对该金属制品厂生产车间打斗仔岗位、生产车间冲斗仔岗、生产车间打调节岗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2021年10月20日,执法人员收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显示该企业未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3名劳动者是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的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综上所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该违法行为处以罚款5万元。
案例二
2021年10月14日,南海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对某公司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主要加工、制造输电线路铁塔,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开料、冲压、焊接、打磨、组装。该公司现场出示佛山市职卫检测评价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9月27日出具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不能当场出示一车间焊接区焊接工叶某、二车间开料区开料工张某2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执法人员分别对该公司叶某、张某进行询问调查,叶某自述于2016年到该公司一车间从事焊接工作,一直在该公司工作,公司没有安排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张某自述于2019年到该公司二车间从事开料工作,公司没有安排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执法人员在该公司管理人员的陪同见证下,委托广东某检测有限公司对该公司一车间焊接区焊接工位、二车间开料区开料工位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经检测和调查,执法人员认定如下:该企业生产车间焊接岗位和开料岗位检测出电焊烟尘。同时,其公司未组织叶某和张某进行过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因此,该公司存在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2名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违法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该违法行为处以罚款5万元。
案例三
2021年10月11日,南海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对桂城辖区某间印刷有限公司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抽查该公司印刷岗位1号印刷机的周某、印刷岗位3号印刷机的陈某、印刷岗位切纸机的陈某和啤机岗位7号啤机的钟某等4人,均不能出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执法人员在该公司负责人的陪同见证下,委托广东某检测有限公司对该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岗位1号印刷机、印刷岗位3号印刷机、印刷岗位切纸机、啤机岗位7号啤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经检测,岗位存在粉尘和噪声作业,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此外,由于该印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和纸制品制造等,所属行业类型为纸制品制造。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职业病危害一般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该公司未配合调查和提交有关材料,因此认定该公司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综上所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该违法行为处以罚款5万元。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二)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五)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来源:珠江时报,由职业病网整理。
2023年职业卫生负责人 培训试题全套下载地址,可拨打:023-68809559咨询。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重罚 20W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并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职业健康职责落实不到位?九江两企业被罚50000元!
首次查处!“无证”做评价,这案件很典型
重罚近90万!只因无资质提供职业卫生检测服务
一个多月的工作,导致光明女子手指溃烂?某科技有限公司被罚7.5万!
青岛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未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被处罚!
提醒!诱导员工签自愿放弃诊断保证书,企业面临高额罚款!
一案双罚,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虚假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