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是指用人单位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组织进行的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离岗、应急及医学随访检查。企业通过确定的检查周期和项目,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禁忌证、职业病患或健康异常,从而为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判断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急慢性健康影响、及早采取措施控制职业病及危害的蔓延和发展提供依据,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管理经验,职业健康检查程序设计往往存在缺陷和漏洞,致使组织过程环节暴露出诸多问题。
8大问题
目前职业健康检查中主要存在如下 8 个问题 :
1参检人员概念模糊
这主要表现在分不清一般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检查的关系。部分人员包括一些企业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已经做过健康检查,由此拒绝参加单位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这既是很多问题出现的根源,也是职业健康检查开展困难的重要原因。
2替检现象存在
一些需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以所谓的“免费福利” ,将职业健康检查机会“赠予”亲属,严重干扰了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的正常进行。例如,曾经有一名员工出现替检现象,但不肯承认,最后经各相关方重新安排其本人检查后,经对比体检结果,方才承认,并同意补交检查费用。当然, 体检费用是小事,而一旦因此产生职业病纠纷,则对于劳动者和企业双方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笔检查费所能解决的。同时,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安排一些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顶替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逃避需承担的相关费用和罚则。
3部分检查项目的配合度不高
职业健康检查主要是针对员工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来确定体检项目,但因部分员工的自身意愿,往往不能做到全检。比如,接触粉尘人员应进行“胸部X射线摄片” ,但有些员工会过分夸大 X 线照射危害而放弃检查。还有的员工清楚自己有某方面的禁忌疾患,故意不做检查,逃避调岗。这些均造成体检信息的缺失,使诊断医师无法做出全面综合的分析,做出准确的检查结论。
4接害人员接害因素界定范围广
部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填报接害人员接害信息时,为减轻责任,存在将企业所有危害视同全部人员一律接触进行报送的情况。而目前职业健康检查普遍缺乏医疗机构对接害人员接害状况及程度分级的调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体检结论失实。另外,还有部分企业为增加体检项目,会填报多项接害因素,既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诊断难度,又浪费了医疗资源。
5被检人员缺乏与医疗机构的沟通
部分人员在填报个人信息时,会刻意隐瞒自身疾病,加之缺乏与医疗机构有效沟通,导致医师在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时会因记录不清没能对患者足够重视,或造成误诊。
6体检机构服务欠缺
部分医疗机构受利益驱动,较少考虑体检环境的舒适性,一味承揽业务,造成院所客流量大、人员繁杂、事项交叠,致使服务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咨询、检查时细致耐心的要求,容易引起员工不良情绪。另外,由于业务量大,人员重名情况多,在告知个体检查结果时,可能会出现通报错误,对无关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精神伤害。
7书面告知不注意隐私保护
一些企业对员工检查结果的告知未采取任何保密措施,有时甚至会在本人不情愿的情况下,弄得路人皆知。检查结果作为员工个人隐私,除应掌握情况的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外,不宜“广而告之” 。因此,企业在将检查结果进行书面告知时,一定要注意密封后一对一交由本人,未经授权或同意,外人不得随意拆阅。当然企业也不能将此作为隐瞒职业病的手段。
8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不能保证
由于人员流动加快,很多企业对用工的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放松监管。认为一旦出现职业病纠纷,企业终不能免责,于是默认对员工离岗体检要求的失控。离岗体检率低已成为基层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普遍现象及重要问题之一。
来源:天祝应急管理
申明:以上来源网络,本平台仅转发,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平台,必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支持!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